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上海,中国电影发祥地的焦虑与机遇深度娱
TUhjnbcbe - 2023/4/27 19:01:00

作者/曹瀛琰编辑/郑道森

“如果把青岛的东方影都搬到上海来,那上海电影不得了。”

“上海错过了阿里巴巴,不能再错过阿里影业。”

“上海影城、上海大剧院都已不能满足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需求,能否新建一座上海电影宫?”

今晚,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落下帷幕,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电影产业的强力推动,才刚刚开始。

与资本对于影视产业的“冷眼”不同,上海当地*府对于影视产业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

在普陀区,影视行业的领*企业,只要落户就能获得20万到万不等的奖励;

在松江区,原有的车墩拍摄基地正在升级改造成“科技影都”;

在静安区,国际影视城的规划呼之欲出……

曾几何时,上海市电影产业发展与北京不遑多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逐渐被北京拉开身位。年,在上海立项备案,并最终完成的影片有82部,而北京市同期制作国产片多达部。

众所周知,上海隔壁的浙江,是继北京之后中国影视产业的第二大重镇(当然如果你非要说是霍尔果斯,我也只能同意……)。当浙江省委宣传部直接提出“打造中国影视副中心”,并将其写进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那么,上海的位置在哪里?

去年,上海重磅发布了“文创50条”,大力鼓励文创产业的发展。但放眼全国,海口、青岛、无锡等各地,也都陆续发布了促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策。

甚至,青岛东方影都一度提出“企业+*府”累计40%的拍摄费用返还,而海口市*府文件中提出的拍摄费用返还,也高达20%。与这些激进的地区相比,上海的*策力度,还是相对保守。

面对兄弟城市的“大手笔”补贴,上海是否要跟进?在土地、税收优惠等方面显然不具备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上海要想大力发展影视,靠什么,凭什么?

宣传部长与16位影视产业“大佬”面对面

6月20日,在浦东新区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层圆桌峰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慧琳到会,与知名导演、演员陈思诚等行业人士对话。

圆桌会上,陈思诚耿直的提出:“希望上海能给与电影产业更多的支持。”

“根据我朋友圈的反应,所有的导演和编剧都很喜欢上海,由于各种原因,近两个月参加了青岛、海口的几个论坛,现在这两个地方都给予非常大的支持,比如返税,有给30%、有40%的各种,比如青岛给5年50亿元的资助,一年10亿。大家都给了各种*策,但上海各方面是得天独厚的。上海的扶持资金、产业园,怎么跟我们产生关系,希望能让创作者能有更切实的感受。”

对此,周慧琳在圆桌环节结束前直接回应:“有同志在发言的时候提到哪个城市怎么样,其实你所希望的,上海都有了,也都很具体。我想大家不清楚我们的*策,主要是我们宣传的力度不够。刚才我们还在商量,今天这个场合,就把我们的*策做成几张纸发给大家,就很好。”

周慧琳今年5月刚刚到任上海,但如今,已对上海文创领域的诸多*策颇为熟稔。调任上海之前,他曾在中宣部工作了25年,来上海前的职务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

类似的宣传部长与行业人士直接对话的场面,在上海电影节前后屡屡出现。最大规模的一次交流,是在6月15日一大早,在环球港凯悦酒店的一场闭门会。

当天,国内互联网和影视领域的“大佬们”几乎聚齐了——包括陈睿、樊路远、龚宇、侯鸿亮、马中骏、田明、王长田、吴文辉、于冬、杨伟东、叶宁、于婉琴、赵依芳、张昭、郑华平、陈向荣,一共16位。

坐在他们对面的,包括周慧琳,以及副市长周铁慧。

这场名为“互联网影视高峰论坛”的闭门会议,核心主旨是为上海的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几乎每位行业高层都表达了对上海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期望,领导们也一一记录并回应。

官方提供的新闻通稿显示,“大佬”们在峰会上发言踊跃,积极献计献策。其中,侯鸿亮的发言耐人寻味。

在他看来,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也是一种融合创变。“一个浙江的公司,在北京办公,在上海申报,大家合作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盲目跟进,提供巨额补贴,未必是聪明的策略”

乐创文娱董事长兼CEO张昭是上海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已在中国电影行业工作了近30年。谈起上海影视行业的发展,张昭表示,摆在上海面前最大的机遇,其实是影视制作:“娱乐圈在北京,但制作可以在长三角。”

熟悉影视行业的人都知道,上海的传统拍摄基地在松江,松江的车墩基地几乎是常年供不应求。曾有行业高层这样感慨:“如果能把青岛影都搬到上海来,那上海电影就不得了了。”

然而,由于上海地块规划的困难,要想像青岛的东方影都那样,大规模的规划拍摄基地,甚至推出高额的“拍摄退税”,无疑考验*府的决心。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奖励*策(30%的退税)已然是全美最为丰厚的,而马来西亚30%的补贴同样使其成为佼佼者。此外,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多地都对影视拍摄有一定的退税*策。

有内部人士对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透露,在上海“文创50条”讨论期间,曾有官员提出,上海是否要提供高额的拍摄补贴及税收返还*策,但最终这一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有行业人士对上海的选择表示赞同:“上海的经济发达,区位优势极好,它不同于温哥华,更不是美国路易斯安纳、乔治亚,上海应该对标纽约,为影视产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和国际化视野。”

“盲目提供补贴,未必是聪明的*策。”该人士称。

浙江宁波一位拍摄基地的经营方负责人对娱乐资本论表示:“从摄影棚的规模来看,东方影都是国内最大的,设备也是最好的,但收费不便宜,相对而言,大多数剧组更愿意选择在浙江拍摄。”

在他看来,上海是绝对的核心城市,土地资源非常昂贵,青岛的*岛区与上海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我们看来,最适合做拍摄基地的,其实是长三角,或者珠三角,因为气候的原因,一年中可以拍摄的天数比北方更长。”

事实上,上海早已是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取景地。

上海当地媒体《新闻晨报》这样写道:“从当年《碟中谍3》汤姆·克鲁斯在陆家嘴中银大厦楼顶的惊天一跳,到《:大破天幕危机》捕捉的延安路高架场景,再到科幻爱情片《她》中唯美的五角场夜景…………这些年,国际大片中的‘上海场景’越来越多。”

上海还连续4年推出了《上海影视拍摄指南》,今年电影节发布的版更是带有AR功能,用手机扫描图片,就能看到拍摄地的视频短片。

城市景观“入画”无疑能大幅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但要想发展影视制作产业,摄影棚、拍摄基地的建设还是尤为关键。

为了强化实力,上海市通过了“1+3+X”的发展规划,建设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构建人才培养孵化类、影视制作投资类、影视取景拍摄类等3类特色影视摄制服务功能区,同时把零星分布在徐汇、闵行、普陀、宝山、嘉定、崇明等地的更多的产业链资源联动起来。

上海电影,是要超越北京,还是对标纽约?

事实上,北京有北京的优势,浙江有浙江的条件,如果一味的跟这两个地方对比,未必是正确的方向。

采访中,银润集团董事长陈向荣对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提出,上海影视产业的发展,应该对标纽约。

在他看来,上海市电影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上海独特的人文气质和电影基因,在上海大都市定位的基础上,又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这一点与纽约如出一辙。

“上海电影的发展,我认为,有两点最关键,一是资本,二是国际化。”陈向荣说。

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本就是上海的特色,凸显资本的优势应该是上海电影产业的特色和机遇。”陈向荣说道。

事实上,几年前影视行业与金融行业快速融合之时,不少影视作品背后都有上海金融公司和资本机构的身影,一时间,上海俨然成为不少影视项目“融资”的福地。

然而,快鹿事件的爆发,施建祥的“跑路”给整个行业留下一地鸡毛,也影视与金融的联姻蒙上一层阴影。

不少行业人士一再感叹:“通过资本发展好电影,首先一定要电影也正本清源,规范运作,真正以内容为王。”

如今,在上海市各级*府的牵头支持下,不只设立了*府出资的引导基金,各区也分别撬动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如普陀区由银润集团牵头组建10亿元的互联网影视产业投资基金,浦东新区则与人民网合作,撬动社会资本形成15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

年上影节期间,几乎可以在每个会场看到大量“洋面孔”,他们带着会务组准备的同传耳麦,或在聆听中会心点头,或在互动中大胆提问。

国际影视相关的主题论坛是主要脉络之一,此外还有路演、制片人洽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除美国外,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波兰、古巴等国家的优秀电影均在上影节期间开展主创见面、点映发布、首发公映等活动。

来自德国的电影人FelixNeshat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我们希望能更多地接触中国文化,到中国来创作与中国故事有关的电影,尽管北京有很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对刚来中国的我来说,上海更有亲切感。”

上海电影产业的国际化不仅有引进来,还要有走出去。正如6月20号的“一带一路”高层圆桌峰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就指出:“上海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电影又是‘胶片盒子里的大使’,更应该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学院派”在北京,上海能否发展高端职业教育?

“上海是最适合做品牌管理的城市,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升级的重要议题。”

这一观点来自张昭。在他看来,上海电影产业发展要加大品牌属性。“如果电影仍然在强调拍摄,那还是作坊的模式,如果能做到像迪士尼一样的系列电影,品牌化输出,那才是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

做出这些改变,需要大量优质人才。今年电影节期间,“人才”一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组之一,针对青年导演、青年编剧的培养扶持等人才项目备受瞩目。

张昭、赵依芳、陈向荣也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上海电影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当前的共识是,尽管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影视人才培养体系,有上海戏剧学院等高等院校输出人才,但上海市电影人才依然缺乏,尤其体现在高端人才、领*人才不足。

华策集团总裁赵依芳女士扎根杭州,已经与传媒大学合作了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华策学院,并已经成立了华策育才基金,在电影人才方面已经有了深入的探索和深刻的理解:“中国电影强国的路径应该是先与国际影视行业学习、交流,再培育出国际化的电影人才,再有技术提升国内市场,最后在国际市场走到一定位置。这条路上最难跨越的是人才问题。”

对上海的电影人才培养,张昭认为在高等院校层面,上海已经有比较领先的电影人才培养机制,但从产业层面依然缺乏对高端人才的培养,他说:“上海缺乏的是AFI(AmericanFilmInstitute,美国电影学会)这样,招纳已经成熟的电影人,在精英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的培养体系。”

事实如此,前些日子,天津市“海河英才”是城市人才争夺大战的插曲,但不可改变高端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竞相争取的对象,对电影产业高端人才,杭州、北京、青岛都有优渥的人才引进*策与扶持。

“小企业要补贴,大企业要服务”

6月12日,普陀区召开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签约仪式暨普陀区*新闻发布会上,银润影业与其他三家机构签订了10亿元互联网影视产业基金的合同,陈向荣迄今仍难以置信:“从我向来公司调研的区领导提出这个意见,到完成基金框架,召开新闻发布会,只用了15天,这就是‘上海速度’!”

“这样的服务工作,其实我们早就开始做了。”在普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王春明看来,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专业、热情的服务,为影视企业营造出归属感。

他向娱乐资本论举例说:“在联瑞影业入驻普陀区之前,找我咨询注册落地、*策扶持的相关问题,无论涉及税务、工商、财*,我们都可以在各个局口很快找到对应的人来解答针对影视产业的服务内容和流程。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联瑞营业的疑惑都解除了。”

事实证明,专业的、热情的*府服务是有效的,工商信息显示,瑞联(上海)影业有限公司于年7月12日在普陀区登记注册成立,阿里影业、淘票票等世像传媒、数字王国、台北影业、苏宁环球传媒等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企业也相继落子于普陀。

年10月,上海市成立了电影摄制服务机构,正是这样一个由*府牵头的协会型组织,奠定了上海市影视创制服务的基础:向来沪的影视企业、剧组提供包括*府沟通、拍摄协调、信息服务、人才中介、宣传推广等资讯和协调服务;每年制作更新《上海影视拍摄指南》。

参与制作《上海影视拍摄指南》的陈向荣向娱乐资本论介绍:“这个项目其实是由*府出资,我们服务机构具体执行的。我们归拢、分类了上海的拍摄取景地,从年第一本99个取景地,到今年已经增加至个。”

华策集团董事长赵依芳对上海市这波电影产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把上海的电影产业做起来,不仅对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影响巨大,依托上海国际化的历史定位,甚至能够快速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加速中国从电影大国转向电影强国的进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中国电影发祥地的焦虑与机遇深度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