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水平,《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于年3月31日发布。该管理办法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或“央行”)在洗钱风险管理制度层面,向国际标准进一步靠拢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其今年关于“不断完善反洗钱制度体系”这一工作目标的切实体现。
本文基于普华永道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对国内反洗钱监管动向的深刻理解,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进一步理解新规,未雨绸缪,提高机构洗钱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反洗钱监管趋势概述
在全球反洗钱监管趋严及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后评估的整改压力下,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权益,推动中国在全球经济贸易维度的发展战略,我国近年来正在逐步加大反洗钱领域的监管力度,对标国际监管标准,不断强化和践行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理念,从深度和广度同步开展对现有反洗钱法规体系的提升与优化。
自年以来,人行已陆续针对大额与可疑交易监控、受益所有人识别以及反洗钱框架建设等多个维度,分别进行了监管法规及指引层面的更新与完善。本次征求意见稿的推出,一方面是对年2号令的全面修订,另一方面也说明监管层面进一步规范反洗钱核心环节的决心。
细数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与核心要求
普华永道将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变化总结为以下八点:
重点变化一:“客户尽职调查”取代“客户身份识别”
征求意见稿的一个核心变化是用“客户尽职调查”取代狭义的“客户身份识别”。该变化是我国反洗钱监管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提升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国际监管维度来说,FATF《新40项建议》对反洗钱框架下的“客户身份识别”进行了定义,主要包含对客户身份的辨别审查和身份信息确认。而“客户尽职调查”除涉及客户身份识别的相关要求以外,还包括持续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交易监测等方面的要求。这意味着,在国际反洗钱合规框架下,客户尽职调查与客户身份识别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紧密联系。
年反洗钱2号令作为目前中国反洗钱监管的基础法规之一,是各个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此次征求意见稿针对2号令的全面更新,尤其是针对客户身份识别全面向客户尽职调查的升级合规要求,是中国反洗钱监管机构针对业内一直存在的客户身份识别与尽职调查两者概念模糊化问题的说明,也是中国反洗钱法规逐步对标国际标准的进一步体现,充分反映真正“了解你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