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在稳民生、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从银保监会了解到,按照*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策,引导银行切实加强信贷投放。
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近50万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银行增速达到54.8%。民企融资难应客观分析
近日,银保监会出台了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23条细化措施,从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公平精准有效开展授信等方面提出要求。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银保监会推动金融稳企纾困,及时出台延期还本付息*策和信用贷款支持*策,惠及民营小微企业。银保监会表示,从*策效果看,近年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总量增长明显。但市场也反应,确实仍存在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是个庞大的企业群体,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微企业。银保监会指出,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应客观分析: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遭遇融资困境,与其自身经营管理有一定关系。有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有的片面追求集团化、多元化发展,偏离主业,甚至进入限制性行业“挣快钱”;有的融资结构不合理,对资金来源、成本、期限等缺乏统筹考虑,稍有经营不慎或出现市场波动,就会导致资金链紧张。对于风险较高的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分类施策破解民企小微融资难
据悉,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举措,重点推进*策落实,分类施策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一是对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要求银行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民营科技型企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大幅增加中长期资金支持,积极发展科技保险,持续改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支持创新无形资产的质押融资产品。三是对于依法合规展业,能承担科技创新责任的民营企业、民营互联网平台企业,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一如既往与其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四是对市场有前景、吸纳就业能力强,符合普惠型小微企业标准的民营小微企业,延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引导银行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五是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一企一策”采取支持处置措施,着力化解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一定竞争力,但是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加强统一协调,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帮助企业维持和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六是对于出现风险的民营企业,要求企业把解困和发展相结合,积极断臂自救,剥离非主业资产,集中精力缓释风险,同时依靠当地*府开展救助工作,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资、扩股、财务重组、兼并重组或者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完善公司治理。银保监会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金融机构将始终坚决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推动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与民营企业同舟共济、同兴共荣、共同发展。在推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保市场主体方面,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指导银行稳步增长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首贷户”、信用贷款、续贷占比,完善风险管理和尽职免责制度;推动优化信贷结构和服务方式,创新直达货币*策工具,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完善差异化监管*策和长效机制,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为持续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银保监会表示将稳步推进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推动建设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力发展*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发挥地方风险分担机制作用;不断健全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扎实做好关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规则制定。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