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寿险公司经营的真问题与假问题
TUhjnbcbe - 2021/3/15 4:55:00
来源:《茶道燕梳》;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文章转载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近期寿险公司纷纷喊“太南了”!大公司不知道转型去何方?小公司不知道盈利模式何在?寿险公司是否已经发展到了必须进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阶段?寿险公司的这么多问题哪些才是“真问题”?寿险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12月20日下午,在美丽的北京工商大学校园里,张科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从业20多年的真知灼见:

一、寿险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

(一)年以前的寿险市场原始市场野蛮生长,基本无监管,真正的朝阳行业

首先是处于原始市场,市场无限大,主体相对于今天而言非常少,纷纷忙于跑马圈地,几年内完成全国化机构网络布局。

其次是约等于无监管,机构设立无监管,最最重要的是没有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真正的野蛮生长季。

然后是产品利率高,储蓄类产品,出生时交一万,60岁时可以领64万元,保证收益,预定利率高达7%-8%,与当今保单收益相比高了8-9倍,产品非常好卖。

最后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当时,其他行业的一般员工月平均收入元。但保险行业的一般业务员收入超过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远超行业平均。

台湾某保险公司领导人讲过:人流跟着钱流走。这句话非常正确。当时的保险行业吸引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人加盟。现在行业内的很多总经理,都是从当年的基层业务员做起的。所以当时真的是遍地*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错失发展机遇才是最大的失败。公开数据显示,平安保险IPO材料里面提到年以前的保单价值为负的亿元,但是占领了市场。相反,外资公司由于机构网点少,坚持稳健经营,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二)年到年,银行保险高速发展的时代

年以后,银行业纷纷成立保险公司,面向庞大的银行客户群体销售保险产品,推动了保险行业第二轮高速发展。

(三)年到年,资产驱动负债时代

典型代表:安邦保险、前海保险。

典型特征:宽松监管时代

主要表现:产品创新包容度高,投连险和万能险产品允许零初始扣费、无久期限制。

主要做法:在符合当时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保险主体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四)年以来,迷茫时代

典型特征:大公司忙转型,小公司陷迷茫

(五)不同阶段面临的共同问题

1、关于要不要发展代理人队伍的问题?

2、为什么银保渠道是中小公司唯一可发展的渠道?

一是所有金融客户首先是银行客户,其次才有可能是保险客户。只有在离钱近的地方做生意才能赚钱。

二是银保渠道相对公平,中小公司与大公司支付手续费用差异较小,约5%。但中小公司代理渠道获客成本与大公司差异较大。大公司首年保单佣金率约为70%-80%,中小公司最低首年保单佣金率不低于%-%。

三是中小公司代理人渠道保单也无内涵价值。以平安为例,长期保单内涵价值率约等于50%,即收取亿新增保费,内涵价值50亿。相反小公司,保单定价与平安比低10%,获客成本高于平安%,所以内涵价值为负数。提升内涵价值的核心是中小公司获客成本能否达到平安标准,即平安获客成本80%,小公司获客成本也实现80%?答案是永远不可能。以某中型公司(开业满20年)为例,月活动人力左右,营销内勤约等于3人,平均一个内勤服务两个销售人员。综上所述,银保渠道非常好,可作为中小寿险公司唯一渠道大力发展。对于大公司而言,有能力卖更高价值的保单,银保渠道反而沦为鸡肋。

3、保险公司经营面临的根子问题、路子问题及人才问题

根子问题:公司治理问题,股东层与管理层能否达成一致、与偿付能力监管称之为当前金融监管核心问题。

路子问题:即公司如何发展的问题?发展什么渠道?

人才问题:普遍性问题,不做解释。

公司开业初期不会面临根子问题,开业三到五年后根子问题会成为所有问题的核心,公司经营层经常面临来自股东的灵*拷问:今年收益超过银行活期利息没?怎么亏的?什么时候盈利?一旦发生根子问题,至少3-5年无法扭转。

4、大公司转型为什么那么难?

大公司最大的资产是代理人队伍,如平安上百万代理人队伍,依托这支队伍,平安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远超银行业零售代表招商银行,每年信用卡利润上百亿。

但大公司转型最难的也是百万代理人队伍转型。代理人队伍建设采用的是金字塔模式,顶尖代理人约-人,平均年龄60岁,平均年薪-万,而且队伍相对固化,年轻人没有发展空间,未来队伍建设以及公司发展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大公司转型无法绕开的问题就是这-人该如何转型的问题!首先,从技术角度无法优化,因为这批人承载了上百万代理人年薪百万的精神寄托;其次,从数学角度分析,代理人队伍建设是扩张模型,只能扩张,不能收缩。但是现在代理人队伍已经达到数百万上千万,远超社会需求量。因此,大公司转型非常难。

二、寿险公司经营的真问题与假问题

(一)怎么判断真假问题

1、在分析真假问题时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

空空道人:找不到真问题,把问题推给*策、监管、环境等无法采取行动改变的因素。

蒙古大夫: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治标不治本。

2、在分析真假问题时应把握的两个原则

真问题:跨越大小公司、跨越发展阶段,可操作可执行

充分必要条件:是否不改不行?是否改了一定行?

(二)寿险公司经营的真问题是什么?是否不改不行?

寿险公司经营的三个真问题:产品捆绑、投资收益率低、交易成本高。

1、产品捆绑

表面:形式上的捆绑

实质:理念上的捆绑、概念上的捆绑。

后果:客户无法搞清楚真正的产品属性,交易难,交易成本高

现象:

1、客户本想买双袜子,最后被逼着买了一双鞋和一双袜子

2、保险从业近二十年工作人员搞不清楚投连险能不能买?不知道如何做出购买判断的标准?无法有效区分保险产品是保障产品还是储蓄产品?

公开数据显示:按照保障和储蓄对寿险保费进行区分,全行业85%-90%的保费收入是储蓄,10%-15%的保费收入是保障。全行业各类经营费用平均值为15%,全行业过去20年平均投资回报率5%,全行业寿险公司实现盈利,且盈利还在持续增长。那么中间老百姓交给保险公司的钱最终实现了多少的收益呢?某客户购买某保险公司全险,保费元/年,意外险保额4万,重疾险保额5万元;某客户购买某保险公司寿险产品,趸交保费50万元,死亡赔付30万元。那么客户为什么要买这样的保险产品呢?

当前寿险公司已经到了深层次变革的时候了。改革首先要改革产品捆绑,细分储蓄产品还是保障产品,并解决因为产品捆绑导致的交易成本偏高的问题。

交易成本的衡量原则,交易标的越大,交易佣金率越低。以美国为例,定期寿险首年交易佣金超%,但年金类产品佣金平均2-3个百分点。即元的定期寿险产品交易佣金元是合理的,但万元标的的楼盘交易,交易佣金万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进行产品分类,解决产品捆绑问题,解决之后即可解决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2、投资收益低

美国年-年,长期寿险投资回报率约7%。中国寿险经营30年来,长期投资回报率约为5%。拉长时间周期再叠加复利因素,中国寿险投资回报率与美国差异非常明显。

3、交易成本高

因未能有效区分保障产品与储蓄产品,导致所有产品都计提高额佣金率,导致交易成本偏高。

针对保障类产品:基本属性是杠杆比和赔付的安全性。杠杆比是交得少赔得多,安全性是由监管核准的保险合同以及司法体系来保障。由于保险条款复杂,保费计算程序较为复杂,需确保赔偿限额能解决每个人的四大经济责任: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家庭开支等。可以支付较高佣金。

针对储蓄类产品:基本属性是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是由投资机构创造,非业务人员创造。但若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从中拿走50%佣金,该产品的收益性与流动性一定会产生问题。导致的现象是客户交万保费,前两年退保一分钱退不回来,大约8~10年后退保可拿回本金,客户无法理解。此外,行业上现行的前置扣费问题无法向客户解释。即:客户缴纳保费元,收益率5%,客户理解为*(1+5%)=元,实际(-3)*(1+5%)=.85元,差异3.15,从而产生矛盾。

综上所述,产品捆绑、投资收益低、交易成本高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三)那么三个上述问题改了是否一定能行?

改了一定行。经典管理就是分类,分好类就好管理。如解决产品捆绑问题,将保障产品与储蓄产品分开,保障产品交易成本可稍高一点,降低储蓄产品交易成本,再提高储蓄产品投资收益,一定可以解决当前令客户及保险行业困惑的各种问题。

不改掉真问题一定不行。以小公司招募代理人为例,普遍的问题是招不来、留不住、收入低。一般解决重点在解决收入低的问题,方法是给偏财、给激励,加大宣传力度产生套利,产生套利之后可以招来代理人,有套利代理人收入就有保障,就留得住了;但一旦套利消失,代理人收入立马下降、人员流失。实际上代理人收入低的核心原因是销售业绩不好,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是产品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去的核心原因是产品捆绑、投资收益低、交易成本高。所以必须解决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后一定行。

三、未来可能存在的机会

1、相关流量场景的转化。依托大流量场景进行赋能,创造流量平台没有的东西,不鼓励自创流量。

2、细分领域的产品创新。如针对带病体、针对宠物保险等细分领域的创新。未来活下来的中小保险公司一定是坚持深耕垂直细分领域的。

3、针对价值链的深度改造。如承保环节、理赔环节。将卖保险变为提供保险服务,发布服务承诺并切实履行到位,像海尔一样打造服务口碑。理赔环节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4、从财富管理角度切入,在确保客户收益性及安全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性产品创新,解决流动性问题。实现%流动性保障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中长期4.5%保证收益的产品,一定会成为爆款产品。

撰稿郭兴修订史晓滨END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寿险公司经营的真问题与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