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刷屏泪目今天思明湖里集美海沧
TUhjnbcbe - 2021/3/3 20:37:00

前些日子

厦门莲坂沃尔玛关停的消息

再次引起无数厦门人的唏嘘感慨

↓↓↓

一个城市记忆的消失

瞬间引起好多人

小时候以及学生时代的回忆和共鸣……

而你是否发觉?

城市在进化、时代在更迭

不知从何时起

厦门——我们生活的地方

从小古厝搬到了大公寓

从脚踏车变成了小轿车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一个个的回忆也跟着无声无息的消失

……

时代在变迁,故事在推进

旧的去了,新的来了

过往的热闹喧哗、人声鼎沸

每一位热爱厦门的人都保留着深处的记忆

今天,再一次的看哭了……

厦门——消失的老地标

新人换旧人,这是城市进化论,更是时代的宿命!细数老厦门消失的地标,标志性建筑……你还记得几个?

工人文化宫

曾经厦门最有影响力的地标工人文化宫,中山路和新华路交叉口北侧,于年建成。前方的广场可容纳上万人。到年代中期,一直是厦门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年文化宫迁至体育路,新文化宫大厦成为厦门市公安局大楼。

年代的文化宫,建筑有所加高

开明电影院(浮屿)(-)

思北路口西侧的源通大厦,曾是浮屿角上的地标性建筑“开明戏院”,年开业。后来在江头重建开业,是厦门首家五星级电影院,年票房总额一度居全省影院之首。遗憾的是年的最后一天歇业。

年代的开明电影院

消闲别墅、少图(-)

浮屿角中间的三角绿地的叫“消闲别墅”,是民国时期厦门最大的休闲场所。后来先后做为厦门市图书馆、厦门第二百货公司商场、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用地。年前后,为缓解周边的交通压力,“消闲别墅”被拆除。

(“消闲别墅”年代成为了厦门市少儿图书馆,这里是小朋友们的天堂,淘书、玩具、文具店,还有小摊上的美食可以吃。年,厦门的第一间特香鸡开在少儿图书馆楼下)

自来水公司(年代-年代末)

厦门自来水公司大楼旧址位于鹭江道水仙路口,年代建,年后为厦门国际银行办公场所。大楼于年代末拆除,原址后拆建为厦门国际银行大厦,年竣工。

年代的自来水公司建筑为厦门国际银行使用

钟楼(-)

钟楼是老厦门的标志性建筑,矗立在老市区的最高山顶上,在公园一带抬头都可以看到钟楼。因此厦门人俗称钟楼附近的地方为“钟楼脚tsing-lau2kha”。年园南小学扩建,钟楼被拆除改建为小学教学楼。

年代的公园南路与钟楼

厦门卷烟厂

闲置多年的厦门市湖滨中路24号,具有60多年光荣历史的厦门卷烟厂年10月开始拆除中。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厦门卷烟厂于年11月21日完成公司制改革而成立。是一个具有60多年光荣历史的国有企业。

滨南长途汽车站

厦门外来人口超过三分之二,其中不少人对湖滨长途汽车站印象深刻,那些年往返老家和厦门,必经之路就是湖滨长途汽车站。年5月26日零时起,湖滨(滨南)长途汽车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厦门海堤

蒸汽火车穿越过厦门海堤进出厦门岛是印刻在厦门人心中的记忆。但在年,厦门铁路海堤就被停用了。现在进岛火车都改走杏林大桥铁路桥。

厦门——消失的生活记忆

如今的厦门,日新月异,随着厦门城市建设、厦门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少年现在可能已为人父母。而那些曾经的生活记忆,又有多少被铭记?

浮屿

浮屿的范围在思明北路与厦禾路交汇处一带,现在多称“思北路口”,是厦门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地名。它用闽南语念起来很好听,也很顺口,叫做“phu5-su7”。如今浮屿的记忆已随着厦禾路的旧城改造被抹去。唯一保留下来的记忆可能是特香包了,这间20年的老店仍然开在第四市场路口。

▲厦禾路浮屿段拓宽前的景象

泥泞的老体育场

厦门市人民体育场,位于厦禾路和幸福路交叉口,是“岛内最老体育场”。老厦门俗称它为“老体育场”。曾是早年厦门各项体育比赛、大型集会的主要场所,冠*的摇篮,陪伴了几代厦门人的成长,承载了许多记忆和快乐。曾经一度荒废,后年为民办实事改造,再次焕发了新生。

▲思明区第六届运动会

鼓浪屿钢琴学校

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鼓浪屿曾经有一座钢琴学校。后来搬迁,只留下一座沉寂的建筑。如今的鼓浪屿,琴声似乎越来越少,韵味已不同于从前。

定安夜市

定安夜市是厦门最早的夜市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成为厦门最著名、规模最大、最热闹的露天夜市。这里买东西非常方便且便宜。定安路夜市在年被关闭,大多数固定摊位搬迁至定安广场一楼商场,如今夜市仅是个名。

厦大一条街

厦大一条街始建于年,从南门出来左侧的马路一直延伸到现在厦大西村公交站附近。在几十年前,这里是蒸腾着浓浓市井味儿的厦大学生街,店铺虽小,样样俱全,要什么有什么。年被拆迁现在早已被绿色植被和宽阔马路所代替。

厦门——消失的菜市场

菜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它见证了繁华市井的脉脉温情,也见证了每一个长于此的人努力生活的痕迹,如今八市可谓“网红菜市场”,有着老厦门最古早的味道,但厦门那些曾经的菜市场你还记得吗?

第一市场:据记载第一市场是厦门建成时间最早的市场,全称叫厦门第一农贸副产品综合市场。现在的中山路上已经没有第一市场的影子,而是变成了闽南特色食品街,一些老厦门口中的老城市场、城边市场就是曾经的第一市场。第二市场:位于厦禾路与公园东路的交汇处,旧时非常方便禾山的农民供货,自建成后就一直繁荣。老二市建筑于年代末拆除,后建财智广场。菜市场移至美仁宫大厦楼下,名“美仁宫菜市场”。但“二市”作为地名却保留了下来。

第三市场:位于碧山路上,是厦门港地区最早的市场,造型与第二市场相近。原址已拆除建鹭江海景大厦。菜市场移至马路对面横街中一简易搭棚市场,称“碧山路菜市场”。

第四市场:第四市场位于浮屿,即思北路口。从特香包店面要到开元路的那一段路的路名现在还叫“第四市场”。随着厦禾路改造而拆除,仅剩下未拆除的半边延续着“第四市场”的路名。

第五市场:五市位于妙香路后(今大陆商厦后方),是厦门最短命的老市场。如今今建筑、门牌荡然无存。

第六市场:第六市场在泰山路,中山路巴黎春天百货旁边靠轮渡方向的泰山路走到底,抬头就能看到《第六市场》的牌子还在屋顶墙上。

第九市场:第九市场位于定安路。原址位于现老虎城的范围内。市场的房屋早已拆得干干净净,只有“九市牛肉”仍然再延续这一份记忆。

霞溪市场:厦门改革开放后所设立的第一个农贸市场,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九大市场,而热闹程度甚至盖过隔壁的七市。霞溪对老厦门来说承载着太多的记忆。

一段小影片,带你回到曾经的霞溪——

影片来源:Youtube拍摄者:KhonCanHua

盘点厦门的老菜市(厦门话)

胡子

古城东路是一市,有四大将咧保庇。

溪岸路头倚二市,美仁宫是因厝边。

碧山路内设三市,葱菜齐全红膏蠘。

浮屿走去到四市,开明戏园是标志。

妙香路后有五市,所在细细没几年。

泰山口靠近六市,行无偌远到海墘。

关隘内就是七市,思东大同可来去。

营平路顶的八市,鱼肉鸡鸭满尽是。

定安路走入九市,鱼丸肉丸甲龟鳖。

琴岛龙头的菜市,楼顶设有电影院。

城市变大多街市,以前即阵无法比。

菜市超市加夜市,市民方便心欢喜。

写于年冬

厦门——那些消失的商场

?天虹百货

年2月,天虹百货退出中山路名汇广场

巴黎春天思明店

年10月,巴黎春天思明店结束经营

新华都南湖、美仁宫

年年末,新华都南湖店、美仁宫店先后关门

网络配图

永辉西林、岳阳

年4月,永辉超市西林店、岳阳店双双关门

中闽百汇

年7月,中闽百汇结束了它在中山路的征途,关闭门店,退出中山商圈

沃尔玛富山、海景店

沃尔玛海景店和沃尔玛富山店相继于年6月28日,年6月19日停止营业,多少记忆黯然谢幕。

厦门——消失的怀念的老地名

近些年来,厦门好多地名隐退,面线巷、大人宫巷……大多来自老城区,街巷中承载着多数人的回忆,你还记得吗?

新南轩

在思明南路与妙香路口处,有一家老字号新南轩酒楼,是当时有名的酒楼年初,随着旧城改造,新南轩所在的骑楼被拆除,酒家也随之而去,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绿岛

绿岛饭店位于中山路的十字路口,至80年代末,仍然是全厦门最高档最豪华的酒店。年,厦门绿岛饭店,西餐套餐:头道沙拉,奶油汤、面包*油果酱,两道菜牛排、炸鱼,甜点(蛋糕)、冰激凌。总价人民币1.40元。可以想象吗?

面线巷

思明区中华街道的面线巷因早年多面线作坊得名,年它消失在地图上。

大人宫巷

年,厦港街道的大人宫巷因建成功大道也从地图上消失了,关于它只存在老厦门人的记忆里。

盘点厦门完全消失的路名

中华街道仁安社区:

普佑街、石圣王巷、周宝巷、*厝巷、丁仔巷、广平巷、下井巷、刺皮巷(因兴建中华城)

中华街道文安社区:

第九市场、二舍庙巷(兴建老虎城)

李墓厝巷、南砖仔埕巷、广仔井巷(兴建中山海景)

同文路(部分)、晨光路(鹭江道拓宽)

▲被拆除的路牌、门牌(摄于曾焕光工作室)

中华街道思南社区:

文渊井巷、文渊井横巷(兴建定安商业广场)

讲古脚巷、崎宫巷、鱼仔路头巷、水流巷、水流横巷、北市仔街(兴建温德姆酒店(今瑞颐酒店)与二期工程)

同文路(部分)(鹭江道拓宽)

▲被拆除的路牌、门牌(摄于曾焕光工作室)

中华街道霞溪社区:

第五市场(兴建大陆商厦)

福河街(兴建香港时代广场)

南土地公巷(兴建虹霞大厦)

中华街道中山社区:

周厝巷(兴建南中广场)

中华街道镇海社区:

面线巷(兴建高层住宅)

▲民国时期的厦门面线巷门牌

开元街道深田、溪岸社区:

第二市场(美仁宫大厦)

北砖仔埕(兴建高层住宅)

东门北里、东门南里、同德里、永安里、园东里(市府大道拓宽)

新德里(医院)

仁爱里(储备用地)

▲年9月拆除北砖仔埕(欧阳淑顺摄)

鹭江街道鹭江道社区:

石浔街(钻石海岸)

芦山路、海滨路、龙船礁巷、罗浮路、罗浮横巷(今裕景中心工地)

鹭江街道大同社区:

厦禾横巷(兴建高层住宅)

鹭江街道小学社区:

大王后街、小学海墘、新填地街(片区拆迁)

厦港街道福海社区:

铳局巷(修建成功大道)

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

熟肉巷(修建成功大道)

厦港街道蜂巢山社区:

水牛埕巷(思明小学扩建)

▲被拆除的路牌、门牌(摄于曾焕光工作室)

厦门——悄然陨落的老字号和名牌

向阳商场

年伊始,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厦门老字号向阳商场清仓关门。

建成商场

年2月,始创于年的建成商场关张,建成商店每一个柜台都有一算盘,知道要关门后,很多老顾客都陆续回来了。

光合作用

这家曾是厦门文化地标的品牌连锁书店也在年重整失败,仓皇倒闭。

黑眼睛、FUN牌

黑眼睛作为厦门本土的知名品牌,曾风靡厦门,畅销全国。倒闭前,曾在全国拥有家专卖店,仅仅厦门就有余家。牛仔休闲品牌FUN,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吸引了大批都市年轻人。年,FUN牌全国近家门店全部关闭。

厦门——消失的怀念的味道

熨斗糕、麻圆、猪油膏、麻糖,搅搅糖……不知不觉,那些曾经喜闻乐见的小零食,已经只存在于大家的脑海之中了。

麻糖:“铛!铛!铛!......”小时候每当听见有节奏的锤子和铁片发出的声音,就知道是卖麻糖的来了,嘿高兴的找父母要钱去买。

绞绞糖:焦糖色的糖浆在两根竹签之间拉出长长的丝,浓浓的麦芽香味慢慢散开……

米泡儿:“打米泡儿了,又脆又香~~”黑色葫芦状的“炮筒”炉子在柴火上转,不一会儿就会听到“砰”的一声……

胡仁豆:胡仁豆”是用新鲜豌豆晒干后加盐和一起蒸,咸香入味,很松软。现在摊点可能只在厦门老市场才能找得到。

厦门—正在消失的老手艺

那些年,茶馆的香烟是论支卖、家里碗破了喊师傅上门补、刀钝了有磨刀匠、屋漏了找捡瓦人、有时候还有牵起马就来你家门口照相的…

剃头匠

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一根板凳,剃一个头两块钱,绝不多收,师傅手艺好,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如今已被各种高消费的理发店替代了。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修鞋匠、伞匠,配锁匠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曾经方便就能修补的东西,如今可能只有老里巷还有。于是当伞鞋坏掉,只能干脆扔掉。

捏面人

小时候村里的庙会最热闹,最吸引小朋友的,莫过于捏面人了。一双巧手一团面一会儿变出孙悟空,不一会儿又变出猪八戒,简直是厦门人童年里不可缺少的记忆。

绞脸

这个又叫做绞脸或开面,是种古老的美容术!一根麻线在脸来来回回的摩擦,据说这样就能把脸上的汗毛绞掉让皮肤看起来光嫩洁白。很多女子在出嫁之前都要绞面呢。现在也是越来越少见了。

补锅

以前谁家的铁锅烧穿了,又不舍得丢的话,就拿出来给师傅补一补。很多人家的锅都是补了再补,一用就是好几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锅破了就换新的,而补锅这个手艺就渐渐地消失了。

厦门——消失的吆喝声

老厦门的吆喝声最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穿梭于小巷中的买卖人,洪亮的吆喝声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叫卖

在几十年前的厦门,小贩总是用乐器或者特别制作的响器发出声音来代替嘴巴的吆喝,比如小锣敲出“咚…咚.咚”就知道是卖麦芽膏的。如果听到“kokkokkokkokkoko”煎匙在平底锅上发出的声音,那一定是卖海蛎煎的。

收破烂

收玻璃矸、旧纸皮的吆喝声一直到90年代还可以听到“酒矸通卖无啊……买玻璃矸啊……玻璃矸通卖无啊……歹铜旧锡报纸册纸歹鞋橡胶底通卖无啊“。现在这样的声音只留存在记忆里。

时间从未停下它无情的脚步

明天更美好更值得憧憬

只是有些时候

我们会想把这些记忆重现

怀念当初的美好

小时候的生活碎片

还记得多少?

↓↓↓

海后路友谊商店-外宾还不能在国内随意购物,很多东西只有在友谊商店才买得到。

公园南路-当时没有那么多的机动车,自行车可以大摇大摆的骑在马路中央。

轮渡公交站-铰链式通道车是当时的主力车型,两节车箱中间有个大圆盘,一转弯,站在圆盘上的人就会跟着转动。(曾少雄摄)

中山路海口-当时公交系统线路较少,小巴因此蓬勃发展,厦港合资的厦盛小巴士在当时走遍厦门城乡,即后来厦门小巴士的前身。

轮渡码头-当时往来厦鼓只要五分钱,没那么多游客,船上也不会拥挤。

中山公园-公园的儿童乐园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对,在那个年代讲“公园”就是特指中山公园。

中山路-在中山路还不是步行街的时候,骑楼靠马路一侧有隔离栏杆,早期是红白相间,海鸥图案的。

沙坡尾-当时的沙坡尾还是一个非常纯粹的避风坞。

厦门大学-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

▲植物园-每逢遇到火车经过,就要在铁路口等好久。

未完待续……

一段视频带你回到儿时的厦门再也回不去了!

献给我们最爱的故乡—厦门

记不得哪年的哪一天

很漫长又很短暂的岁月现在已经回不去

早已流逝的光阴

手里的那一张渐渐模糊不清的车票

成了回忆的信号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想不起当年模样

看也看不到去也去不了的地方

——李荣浩《老街》

来源:海峡导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刷屏泪目今天思明湖里集美海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