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着年历史的城中村
桥头社区位于福海街道中心区域,宝安大道穿行而过,是许多深漂到深圳的第一站落脚点。
北宋开始,桥头人的祖先为避战乱,从福建迁至东莞。宋嘉泰年间(年)从宝安*田迁到这里,发展繁衍形成村落。
在当时,作为珠江口海湾与源于凤凰山的坳颈涌,入海的汇合之处,常有人到此经商做工。由于涌水过大,过涌不便,便在涌上建石桥一座,该村位于石桥北头,故而取名“桥头村”,并延续至今。二万枚银元豪华别墅
从热闹的大马路钻进不起眼的小街道,就可以看到古老的值利楼。很容易将它与现代居民楼区别开来,在桥头的建筑物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植利楼外有一堵围墙,院子被铁门阻隔,推开铁门跨步进去,就像跨进另一个年代,历史烟云滚滚而来。年,旅美华侨林汝添思乡心切,从异域回到祖国,在深圳居住了一段时间,决定在这安家落户。他花费二万枚银元(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约万元),将中西方特色融合,历时数月建造了植利楼。这栋气势恢宏的楼房,因此被乡邻称为林汝添别墅。可是好景不长,年,日*侵占福永,占据了植利楼,将其用作监狱;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作为宪兵驻地,解放后这里曾作为福永武装部驻地。
70年代后用作桥头村委办公楼和粮仓,直到5年,植利楼被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从植利楼出来,路人来去匆匆,很少会在此驻足。这种寂静对于植利楼来说,未尝不好,它已无需再光鲜,再出类拔萃,只需保持住骨子里原有的精致,直面时光。在它的周边,保留了许多破旧的老建筑。不管是中西合璧的小楼房,还是充满沧桑感的古老小巷,都是岁月走过桥头的见证者。桥头·旧时光保留传统习俗的桥头人这里的本地人虽少,但是他们极为尊重传统,每逢重大的节日,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去林氏宗祠祈祷祖先保佑,去杨候宫烧香拜神。林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古朴大气的深灰色牌坊屹立于开阔地,虽然无法避开沿街的喧闹与嘈杂,但仍能感受到它的宁静与幽远。而杨侯宫位于桥头古村的另一侧,始建于清朝初年,供奉北宋名将杨六郎神像,属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宫至今保存完好,香火不断。在它前面有一个偌大的广场,有两棵年种植的细叶榕,已长成高近20米的参天大树。老人小孩围树而坐,自娱自乐,一起讨论家长里短,都各自享受着城市里这来之不易的静谧。同样历史悠久的小学
桥头学校,桥头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自年创办至今已有68年。但当地人还是习惯性地叫它桥头小学。陪伴一代人长大的桥头广场
跨过热闹的大马路,穿过其貌不扬的老街,可以看到已经被废弃的桥头广场。据本地老人所说,在七八十年代桥头广场是这片区最为热闹的中心,这里的舞台会有戏剧表演,有时候还会放电影等等,他小时候就是在这里看的《地道战》。
几十年间,它见证无数人来来去去。如今,这里成为了小商贩的根据地,依然在散发余热,方便着周围的居民。
2
深漂的家
现在的桥头,依然是许多深漂的家,这里舒适的慢节奏生活,让无数深漂爱上了这里。特别是地铁口前,摩的司机那一声声“靓仔”“靓女”的赞美,一度让人迷失~这里的氛围让人感到很自在,可以暂时让人脱离一身的“城市病”,放松地走在夕阳落下的街头。20元吃穿一条街!
桥头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所以带来了全国各地特色的美食。从早餐到夜宵,广东的烧腊、桂林的米粉、西川的凉菜、重庆的小面、湖南的臭豆腐,应有尽有...-香福牛牛杂店-这家年就开的老字号依旧坚守在桥头,感觉舌尖无味时,可以去吃一碗牛杂粉。满满一大碗,微微酸辣,口感爽滑,每次都吃到满足,结算时老板给我抹掉了零头。-四川麻辣凉菜-
在桥头广场前的四川麻辣凉菜深受大家的喜爱,不时有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过来购买。
麻辣凉拌菜有荤有素,品种多,按照重量定价,价格实惠,买回去下稀饭、喝啤酒都可以。-百草凉茶-因为这里的老人小孩众多,所以凉茶摊也多,这对夫妻的凉茶摊在这里摆了20多年,一杯下火的凉茶只要5块钱。虽然凉茶入口苦的让人只哆嗦,但是含着老板给的一小包陈皮,回甘无穷。-小吃摊-隐藏在街角处的小店,一碗的热腾豆腐花只要2元,一个酥脆的油炸饼只要1.5块钱,价格在如今的深圳看来,低得令人人惊喜!3
深圳的“世外桃源”
随着深圳的崛起,桥头社区犹如与世隔绝般,岁月流变,喧嚣远去。在离桥头牌坊不远处的桥头社区公园,简直慢得不像是深圳。老人们占领了这里,有的推着婴儿车来此互相交流育儿心得,也有的约好来下象棋、打牌等娱乐活动。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长椅上午休,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
这里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像深圳这座大都市的最后一片净土,一个抵御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世外桃源”。
在桥头,可以不惦念过往,不怀疑当下,不担心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桥头会重获新生,这里的本土文化也将得到更好的传承。
-今日话题-你眼中的桥头,是什么样的?▌本文由深圳生活原创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福海街道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汇编》
▌素材来源:摄影师李贻鹏、李*行
▌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