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来,一起聆听这些双百政法英模的故事
TUhjnbcbe - 2025/7/18 9:26:00
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张国伟:心系群众守护公平正义

张国伟在表彰大会上发言。(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供图)

张国伟,37岁,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信访支队综合指导中队中队长。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信访专家、公安部重点信访案件攻坚化解先进个人等称号。

“不忘为民初心,做踏实有为的公安信访干部。”—张国伟

倾听群众心声、接受群众监督,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机关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作为北京市公安局信访综合指导部门负责人,张国伟认为,公安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公安工作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从事信访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协调基层单位化解各类信访矛盾余起,推动研究制定市公安局层面制度机制21项,指导基层完善建立工作制度机制项。

推行一项制度或措施,首先要找准问题。张国伟将群众在市、区两级信访部门的所有诉求汇集成档,并逐项梳理、确定类别。问题明确后,下一步要分析现行的相关制度,对于有效“对症”的现行制度,要指导基层认真落实、跟进督导;不“对症”的,就要建章立制或开展针对性工作。制度建立后,张国伟将重点放在了盯效果和促完善上,“盯住实施过程、盯住落实成效、盯住老百姓的反馈,才能让制度落到实处”,他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都不停。

公安信访工作中,最难化解的是“钉子案”“骨头案”。张国伟从不畏难,扎实学习法律法规,提升法治理论水平和法律素养;调查研究信访案件,分析群众诉求和管理短板,弄清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关键点;总结经验做法和处置成效,探究规范处置对策。依托“再学习、再研究、再总结”的工作模式,张国伟推动解决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被公安部督察审计局聘为全国信访案件评查领域业务专家。

为从源头预防涉法信访问题,张国伟结合实际,推动信访工作与法制工作的深度融合,创建形成“通报、跟进、协调、督导、评查、考核”一整套信访案件管理模式。同时,将督导问题和考核结果回归到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实体处理、法律文书等各个执法环节,促进一线办案的执法规范化建设。

从警15年来,张国伟始终把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作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守护公平正义。

刘智:以智慧警务践行执法为民初心

刘智参与法制进校园活动。(海南省公安厅供图)

刘智,年3月出生,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一支队正科级干部、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红岛海岸派出所所长。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等称号。

“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亮剑就是战胜困难的第一步!”——刘智

从警16年以来,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一支队正科级干部、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红岛海岸派出所所长刘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侦破一个又一个的大案要案和关乎民生的小案,践行执法为民的初心,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认可。

刘智带领全所民警认真学习“枫桥经验”,着力抓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区安全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经过不断摸索和改革创新,红岛海岸派出所试行“一室两队”改革,并在辖区推行“1+2+N”社区警务新模式,每个社区按照1名专职社区民警、2名警务助理辅助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并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安保等力量组成治安管控“N”小队。在新警务模式推动下,辖区还涌现出环卫大妈、海岸巡逻队、零点巡逻队等群众组织,特别是由刘智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义警“零点巡逻队”,成立以来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名。

在刘智带领下,红岛海岸派出所设置6个社区警务室,创新打造24小时“无人自助警局”,推动警务前移,做群众的邻家好警察。由刘智组建的“心连心”人民调解室,引导各社区民警分片负责牵头成立12个调解小组,发展名人民调解员,将深厚的群众关系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调解室成立至今,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余起,累计涉及金额余万元。

此外,刘智还带领全所民警学习新的警务技术,依托勤务指挥室,整合辖区海、陆、岛、岸各类信息资源,搭建互通互联、高效快捷的指挥调度平台,实行警情处置、视频监控、信息研判、岸线防控、船舶管理、勤务督导一体化运作,构建起了“空中有监控、海上有雷达、陆上有巡防”的沿海防控圈立体化防控体系。

年以来,刘智抽调3名精干警力组建合成作战小组,通过精准研判指导办案队直接侦破各类侵财性案件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95名,打掉犯罪团伙5个,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余万元。

杨旭恒:群众身边的“警察英雄”

杨旭恒走访辖区群众并宣传安全防范常识。(新密市公安局供图)

杨旭恒,年2月出生,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副局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最美基层民警、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

“青春、热血、生命,皆可奉献,群众、辖区、安危,皆系警心。”——杨旭恒

年,杨旭恒从警校毕业后,成为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一名刑侦民警。自此,他白天忙办案,晚上学业务,并虚心向老民警请教求学,在实战中悟学,很快由刑侦新兵成长为业务骨干,先后参与侦破重特大刑事案件余起,抓获嫌疑人余名。年3月,杨旭恒调任新密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副主任后,主动适应新岗位,积极钻研新业务,系统收集整理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的上百起重案要案的案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平安新密”视频监控建设应用工作中,不断总结视频侦查技战法,并在实战中检验成果。他先后参与并快速侦破了辖区发生的结伙流窜扒窃案等90余起,进一步提高了视频侦查服务实战的水平,有效推动了新密智慧公安建设。

年7月,杨旭恒到城关派出所担任副所长,他用双脚丈量辖区,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辖区的“活地图”。从打击犯罪到参与构建辖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到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一年多来,杨旭恒化解矛盾纠纷余起,服务群众余人次,还成功劝投1名部督在逃犯罪嫌疑人。

年7月18日至20日16时,郑州地区遭遇特大强降雨,新密市累计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城关派出所辖区险情频发,多个村组群众被困。20日14时07分,杨旭恒和同事紧急赶往受灾最危险的城关镇东瓦店村,将受困的30余名群众安全转移至安全地带,随后又前去解救翟沟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在警车被冲走的情况下,杨旭恒和同事毅然立于急流之中,救下一名女子及其车内的孩子。

“附近有被困在树上、屋内的多名群众……”险情再次传来,杨旭恒再次主动请缨:“我是党员,我最熟悉辖区情况,我先上!”19时,杨旭恒乘坐水陆两栖救援车,携带救生圈、救生绳等装备,带领一名村干部赶往事发地域。不料,洪流急浪瞬间将车辆裹挟冲进主河道,杨旭恒在洪水中漂流10个小时,成功实现自救。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危难关头,杨旭恒站得出来、豁得出来,群众称他是洪水冲不垮的“堤坝”、人民群众身边的“警察英雄”。

陈界安:以身作则带队伍真情为民办实事

陈界安将追回的被骗钱款返还群众。(广安市公安局供图)

陈界安,从警14年,四川省广安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历经派出所、指挥中心、网安等多个警种岗位,牵头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我们不仅要立志破大案,更要多破快破小案。要坚持把群众关心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陈界安

自年10月担任四川省广安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以来,陈界安已在辖区开展反诈宣讲30余场,覆盖群众近10万人。“电信诈骗已成为当下最主要的犯罪形式,提升群众防骗意识是最重要的环节。多年反诈经验告诉我,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是最有效的防骗方式。”陈界安说。在他的带动下,经开区分局民警辅警纷纷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反诈宣讲工作。今年以来,他们已组织开展反诈宣讲16场,提升了群众的反诈意识和防骗能力。

除了从“最小单元”入手开展反诈宣传外,陈界安还推动“破小案”。他牵头破获电瓶车被盗、鸡鸭被盗、手机被盗等小案30余起,总结出“三识四见”工作法,使“为群众破小案、办实事”成为全局上下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今年以来,陈界安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剧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储存、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设施设备配置和安全生产运行情况督导检查20余次。同时,邀请工业互联网安全专家对辖区相关企业、职能部门进行网络安全培训,通过“一企一警”“一事一议”的方式,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机制,助力企业安全生产、稳步发展。

陈界安始终牢记抓党建、带队伍的职责。他在办公室工作板上写下“政学铸诚、眼见有形、智慧提能、心安家安”,时刻要求自己将经开公安锻造成忠诚干净担当的铁血队伍。每个工作日的清晨,经开区分局会议室都会传来朗朗读书声。“针对分局民警辅警人数少、年轻人占比大的特征,我们开设‘每日一刻政治学习’,培养年轻人加强政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习兴趣,增强队伍凝聚力。”陈界安说。此外,他还组建了网络技术兴趣小组,以网络技术为切口,提升全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能力。

“陈政委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民警,更好地履职担当不懈奋斗。”经开区分局情指中心民警王敬说。

周荣亮: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周荣亮在上海虹桥火车站进行安全检查。(上海铁路公安处供图)

周荣亮,年11月出生,上海铁路公安处虹桥站派出所副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0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公安部“情满万家派出所好民警”等称号。

“把责任扛在肩上,将困难踩在脚下。”——周荣亮

4月23日22时,上海虹桥火车站即将迎来闭站前的防疫消杀,上海铁路公安处虹桥站派出所副所长周荣亮正带领两名民警对站区进行全面巡查。

当巡视至地下一层时,周荣亮看到有几十名旅客或坐或卧停留在出站通道处。“后来了解到,他们都是受网上高薪招聘信息的诱惑来上海打工或当志愿者的。可到站后,要么之前的联系方式根本打不通,要么对方称人手已满拒绝了他们。”周荣亮说,当时有80多名旅客滞留在车站,而按疫情防控要求,车站商户都已暂停营业,这些人吃饭、喝水成为一大难题。周荣亮不等不靠,主动协调联系铁路部门送来了十多箱面包和矿泉水。安顿好这些旅客时已是次日凌晨1时。

这一天也是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周荣亮主动请战、坚守抗疫一线的第49天。他组织实施警力分区管理,发挥视频巡控优势,将站区网格巡控,畅通救援物资转运渠道,并带队对每一批抵沪医务人员提供“一车一策”的出站引导、医疗物资转运等服务。

从警17年,周荣亮始终战斗在铁路治安管理第一线。为了让旅客感受到铁警真心为民的温度,他从“枫桥经验”中汲取智慧,积极探索高铁客站治安管理新模式,建立“跨区执法机制”、打造路地共建矩阵、组建“治安朋友圈”、设立“老娘舅矛盾调解室”,倾心守护广大旅客的出行安全。年,他牵头成立了一支由安检员、客运员、保洁员、店员等组成的虹桥义警队,全天候守护在车站各个角落,协助民警开展工作。为了让虹桥义警队更好地发挥作用,他还建立了义警队工作群“虹桥义警一号群”“虹桥义警二号群”,标注义警负责的楼层,每天提前布置巡逻义警力量,实现精细化管理。

如今,这支义警队伍已经发展了名群众,成为虹桥站派出所与车站、地方公安、商户等深化联动协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在周荣亮和战友们共同努力下,日均客流居于中国高铁站前列的虹桥站,被广大旅客誉为“最安全的高铁站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一起聆听这些双百政法英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