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u0001中央u0001定u000
TUhjnbcbe - 2025/6/22 17:30:00
王家怀 http://pf.39.net/bdfyy/

每次回老家坐高铁穿越那些灯火通明的不夜城,心里总忍不住感慨,这十几座庞然大物,确实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它们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森林,而是活生生的、时刻跳动的经济心脏。你看那些被划为“超大”或“特大”的城市,关键指标就是城区里到底塞了多少人。简单粗暴地说,城区里住着超过一千万张嘴吃饭通勤的,那叫超大城市;要是过了五百万这个坎儿,也算是个不容小觑的特大城市了。按最新的统计年鉴来看,能达到这两个级别的,全国拢共有19座。说起来,上海这地方,去过几次的人大概都忘不了外滩的风和黄浦江的船。大家都习惯叫它“沪”或者“申”,它就那么大大咧咧地趴在长江入海口,守着通往太平洋的大门。市区加上郊区,得有小七千平方公里的地盘,分了十六个区管着。更吓人的是人口,两千四百多万常住居民挤在这里生活打拼,想想就替早晚高峰的地铁捏把汗。

我一直觉得上海最牛的地方,在于它能把钱当空气一样玩转。它是全世界都认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对外开放的大门敞得老大。做买卖的、搞物流的,在这儿简直如鱼得水。去年光进出口总额就冲破了十万亿的大关,什么进博会也是搞得风生水起,把半个地球的客商都引来了。GDP自然是遥遥领先,老百姓花钱也一点都不含糊,舍得着呢。你说这地位怎么来的?关键还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地理位置,捏着长江和海洋的命脉,让它成了东边无可替代的交通大枢纽。来自四面八方的货物、资金、人流、想法,都在这里交汇碰撞。所以啊,它能从一个海边小城蹦跶成今天亚洲甚至全球数得着的超级大都会,这经济、文化、交通的底子,缺了哪一块都不成。

说起人多地方大,重庆那可真是不服不行。叫它“山城”,太形象了,房子盖在山上,路修在桥下,立体得像搭积木一样。别称“雾都”,夏天去那次连着一周没见着太阳的面儿。作为西部唯一挂牌的国家中心城市,这分量可不轻。它的位置掐着长江上游的战略要冲,底下一口气管着38个区县——我上次想去区县旅游,光看地图选择就挑花了眼。这规模,八万多平方公里,抵得上好多欧洲国家了。最新的常住人口数字更吓人,三千一百九十多万!乖乖,这体量简直是个移动的小王国。去年经济也在稳健前进,GDP数字挺亮眼。都说它是山地城市发展的样板间,确实够特别。科研这块也舍得投入,高校和研发平台扎堆,像那成渝金融法院就落户在这儿,还有不少国家级的大项目都在推动。

有朋友在渝创业,说那股子生猛劲儿挡不住。创新力一上来,经济发展就像安了加速器。它现在就是西部地区当之无愧的发动机,拉动着周边一大片区域跟着跑。它的崛起,实实在在给西部打了个样。而说到打样,广东那个经常被调侃的地方,东莞,这次可真让人刮目相看了。一直印象里它是厂多打工者多的“世界工厂”,谁能想到它闷不吭声地就挤进了超大城市的队伍里?看排名这次竟然还反超了武汉,直接蹿到了第七的位置。它就嵌在珠江口的东岸,跟深圳广州做邻居。地盘不算特别大,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可住着超过一千万人,密度可见一斑。这些年跟它的老朋友们聊天,都说感觉街上电动车越来越多,公园越来越挤了。

说实话,东莞的路子挺有代表性。改革开放一响号角,它就靠啥“三来一补”——就是外商来料、来样、来设备,我们加工装配挣工钱——这股灵活劲儿起家了,硬是闯出了一条靠外向型经济发家的“东莞模式”。去年它的经济表现也挺稳,GDP同样在涨。别以为它还是当年低端加工代工的老样子了!它现在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大本营之一,很多响当当的国际巨头都把钱砸在这里搞研发搞生产。前阵子听一个做芯片检测的老同学说,订单根本接不完。感觉它的活力又回来了,这种转型复苏的势头,让人看到一种新的可能。东莞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发展得够快、够猛,创新力像加了推进器,给国内其他想突破的兄弟们狠狠上了一课,说它是中国经济里一个马力十足的引擎,一点都不夸张。

回头看看这些拔地而起的巨无霸城市群,总觉得它们拼在一起,好像揭开了一页新篇章。这19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存在,不光是规模和数字上的震撼,它们实实在在地成了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往上走的顶梁柱,是科技、产业创新的最前沿阵地。你想啊,它们各自在自己的区域里扎根壮大,吸引着资源、人才、机会,像磁石一样,这不就是在一点点消解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吗?它们抱团发力、你追我赶的样子,恰好构成了国家提的那个“新发展格局”里最重要的一块拼图。这些城市自身的脉搏跳得有多强劲,未来区域共同发展的蓝图就能描绘得多生动,最终都会汇入推动国家持续繁荣的大潮里。不过话说回来,有网友提过一嘴,说这些城市光追求“大”恐怕还不够,里面的“韧性”、普通市民的获得感同样重要,这确实是发展中值得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中央u0001定u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