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老师。
在河南省高考录取中,有人说超二本线30之内甭想上二本公办大学,就是录取一个三本或二本里面带尾巴的高收费大学。
真的吗?我手头上有一个考生,高考分数是理工类分,他却逆袭了一个很不错的二本院校。
还是看看他是怎样填报的志愿吧。
该考生在二本批次报了9个志愿:
河南理工大学
宁波财经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咱们看这个考生的思路:第一志愿河南理工大学,是个公办大学,他只是要在这里冲一冲,可能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后面8个志愿全部是私立本科大学,要么是独立学院,要么是民办本科学院。都是高收费的。还有一点就是,除第一志愿同意专业调剂外,其他都不同意调剂。
令人想不到的是,开门见喜,第一志愿顺利出档,虽然专业有所调整,但是最后终于录取了。
这个考生告诉我说,有一个比他分数高一些的同学,第一志愿也报了河南理工大学,但是没有录取,原因是他不同意专业调剂。
他说,我为啥这样填报,就是想着上一个公办学校,至少给爹妈省了一半的学费,减轻了家庭负担。还有,即便调整了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只要自己努力,毕业后照样可以考一个自己喜欢的研究生专业,条条道路通北京,我觉得这是一种逆袭的方法。
这个志愿给我们的启示是,冲一冲的志愿,一定要服从专业调剂,不服从你就不要去冲。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