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落户门槛的不断放开放宽,一些城市的房价面临着较大的上行压力。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下称“《重点任务》”),在放宽户籍限制、发展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特大城市以及推进县域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今年的工作部署。
截图来源: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
《重点任务》要求,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定调七方面重点工作
《重点任务》提出了七方面共24条措施:
一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具体措施包括要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二是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增强城市群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形成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具体措施包括要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三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市布局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健康安全需要,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协调联动,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具体措施包括要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强化边境地区城镇功能、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推进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使城市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具体措施包括要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五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树立全生命期管理理念,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措施包括要优化城市空间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六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以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具体措施包括要促进人才入乡就业创业、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
七是组织实施。具体措施包括要压实地方责任、强化部际协同。
国家发改委: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重点任务》提出,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
《重点任务》明确,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我国规定将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万以下的城市定义为大城市。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城市统计年鉴》,我国城区常住人口低于万但高于万的Ⅱ型大城市包括了无锡、兰州、海口等超过60座城市。《重点任务》提出的措施或许意味着这些大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发表演讲。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放开落户限制这一话题上,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要推动在城市就业生活的农民工作等重点人群的落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在佛山举办的实体经济论坛中表示,振兴消费的主要生力军就是中等收入群体,要培养城市中就业生活的务工人员。我国有2.9亿农民工,其中有1.73亿是进城的,进城里又有1.35亿基本住在城市,这些人有望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很多人的收入已经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社会保障等等还不够,还有不稳定的因素,给了户口,其中相当多的人就变成中等收入群体。
此外,《重点任务》还提出,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城市要整体谋划、周密设计,统筹做好放开放宽落户、人才引进和房地产调控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加快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
《重点任务》明确,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扎实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研究编制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跨省区城市群实施方案,有序引导省内城市群发展。健全城市群多层次协调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重点任务》提出,将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支持其他有条件中心城市在省级政府指导下牵头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科学有序发展市域(郊)铁路,打通城际“断头路”。推进生态环境共防共治,构建城市间绿色隔离和生态廊道。建立都市圈常态化协商协调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联动响应机制。
《重点任务》还提出,要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快规划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支持其他有条件城市群合理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和衔接高效的综合货运枢纽,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推广交通“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