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打假”与“维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今年“3·15”晚会上,瘦肉精羊、名表维修陷阱、个人简历泄露等被一一曝光,令人大跌眼镜。由此,不禁让人联想起涉军造假话题。
近年来,冒充军人以及制造售卖假证件、假证章、假军服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不仅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稳定,而且严重影响军队形象和军民关系。这种现象缘何屡禁不止?又该如何防范?请看本报记者带来的新闻调查。
线上线下造假繁多,令人瞠目
“‘四有’奖章是高仿的吧?便宜点!”
“不是高仿,是真品,亲!”
为调查当前互联网上涉军造假售假现状,记者登录多个网购平台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一些商家只是换了“马甲”,活动比以前更加隐蔽,买卖勋章奖章之风并未销声匿迹。
在某网购平台,记者输入“四有”两个字进行搜索,输入栏里立即跳出多条“售卖证章”等相关字眼。比如,新款“四有”精品奖章(可含证章、盒、证书、奖状一条龙服务)、卫国戍边纪念章、“保真正品”70周年国庆阅兵纪念章、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三等功证书奖章……名目繁多,令人瞠目结舌。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四有”优秀个人奖章是去年年底才开始颁发的,如今号称“高仿”的实物却赫然出现在网购平台,且明码标价出售。一些店铺产品虽没有实物图,但商家简介中却标注类似“四有军人奖章徽章”等字眼。记者联系商家得知,高仿的证章售价元至元不等。
证章如此,那么假军服呢?记者在某网购搜索框输入“07”字眼,随即出现高仿迷彩服、帽子、秋衣秋裤、内裤、战靴、防寒面罩等检索结果,不少卖家打出“只出售正品”的卖点。
线下涉军造假之风也屡禁不止。据媒体报道,几年前,时某某通过非法渠道购得武警部队士兵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假证件,并购买“WJ19-”“WJ19-”假军用车牌照,悬挂到自己的卸货车上,雇佣他人用该车运送沙石,在郑石高速公路多家收费站骗免通行费,骗免费用总计达元。
今年年初,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尹显堂,自年以来,伪造各种军官证件、部队公文、印章等,并冒充解放军高级军官身份从事各种非法活动。比如,利用虚假军人身份以介绍各种工程项目为由对多名被害人实施诈骗……
涉军造假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涉军造假猖獗,其症结究竟在哪?
军人保家卫国,让人崇敬,使人信任,冒用军人身份行骗“成功率”高。不法分子抓住群众对军队军人的高度信任心理,利用“军”字招牌大肆造假行骗。另外,部分群众对涉军常识普遍匮乏,缺乏辨别能力,少数群众防范意识不强,使得不法分子屡屡得逞。记者收集整理近年来发生的假冒军人案例,发现一个共性:通过购买假军服、假证件、假证章等伪造军人身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行骗。
用假者违法成本低,心存侥幸。当前,国家和各地都出台了不少惠军政策,如景区对军人实行免票优惠,车站、机场设立绿色通道等,一些人为了能够享受优先优待,动起了歪脑筋,购买假证件。但目前在对持假证者的定性上,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只要不是假冒军人构成诈骗罪的,公安机关一般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仅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而将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比较少。以持假军人证件骗逃景区门票为例,持假证者,若是没有被发现,就可以省下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门票,而即便被发现用假,也只是没收证件了事。所以一些人抱着“即便是被识破,大不了一收了之,能奈我何”的心理,买假用假。
制假成本低,暴利诱惑高。记者了解到,制售一本假军人证件的成本在5元左右,而售价却在元至元之间;制售假军服等的纯利润也在%以上。有当事人告诉记者,入了这行后“发点小广告,就等着别人打电话,一个月有上万的收入”。制售涉军物品的利润如此之高,也是制售贩卖假证者知法犯法、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法分子流动性、反侦查能力较强,增加了违法犯罪的打击难度。经过军地持续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但他们反侦查意识、逃避打击能力日益增强。这类不法分子长期游击作战,与办案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转移;拥有多个身份、多个手机号码,极少以真身示人;制作、加工、销售、邮寄等环节,分布在多个地点,甚至跨省跨区;不同环节的联系人相互之间通过手机网络联系,往往互不认识,相互称呼多用绰号;对外联系时,频繁使用多个手机卡号,遇有“异常情况”随即关机消失;有的采用甲地制作、乙地销售、丙地取款的方式,在全国多个省市流窜作案……这种复杂的分工方式以及流动性强的作案方式,使得涉军造假违法犯罪难以从源头上根治。
合力施策,让涉军造假无处遁形
针对涉军造假行为的特点和现状,需从完善立法、加强打击力度、促进社会共治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犯罪治理的综合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深化司法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二条和第三百七十五条等已有明确规定,但还需尽快出台配套的司法解释,以增强实际可操作性。具体可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该罪的量刑情节进行细化,提高涉军制假售假用假的违法成本,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教育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是我们党取得胜利、攻克堡垒、战胜困难的法宝。目前,很多涉军造假案件都是经群众举报后破获的。为更好发挥群众的力量,一方面,军地应加强相关宣传教育。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公开报道侦破的涉军造假案件;利用灯箱、展板、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