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宋明时府城海口何模样古舆图中探古城
TUhjnbcbe - 2024/12/29 9:59:00
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 http://www.zgbdf.net/m/

原标题:文化周刊|宋明时府城海口何模样?古舆图中探古城

■何以端

琼北民谚有云:“东走西走,不如府城海口。”说到底,历史上处于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的琼州府城及其附郭海口所城,也就是近代以来琼北人挂在嘴边的“府海地区”或“海府地区”,要比岛内很多地方更容易做买卖和过日子。

曾经,海口城附属于县治在府城的琼山,直到年海口设市;年,海口市和原琼山市区划调整,新的海口市诞生,区域包括原琼山县(市)的区域。

“海府地区”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藉由文献记载和古代舆图,今人还是可以窥见其脉络和轮廓。

乾隆《琼山县志》舆图,首次标示了海甸五大岛,是唯一标示牛始港东西炮台的史料,并将学前水、博冲河及南渡江作为一个整体水系来标绘。何以端提供

“府城”,顾名思义,在海南指的是琼州府的城池;那么,“海口”也能望文生义,就一定毗邻河流的出海口吗?自北宋开宝五年(年)建城,琼州府城城址迄今已有一千余年。海口建城较晚,但这一名称宋代已有。

宋代的“海口浦”

位于府城东门外

南宋《诸蕃志》载:“(琼州)海口有汉两伏波庙,路博德、马援祠也。过海者必祷于是。”明代《琼台志》提到:“琼山县学,在海口浦。”“邑(县)学肇宋庆历。”

无独有偶,《诸蕃志》又载吉阳军(今三亚一带)“郡治之南有海口驿,商人舣舟其下,前有小亭,为迎送之所”,驿站名由枢密院审批备案。

因此,后世普遍认为,“海口”地名始自宋代。那么,“海口浦”在哪里?

宋代南渡江出海口一带还非常荒凉,没有乡村,官府绝不会把一县生徒送到滩涂遍布,连淡水都难觅的偏僻之地——被认为在今海甸岛的“海口浦”。

通过方志里的舆图,可以看出宋代的琼州城远小于明清时期的府城;史载宋初琼州“筑城凡三里”,即丈,城墙折合仅米,而明初府城扩建,城垣共达“周围一千二百五十三丈”,城墙总长约米。

宋城“南临大溪,每有涨溢之患”,就是明清时期的“学前水”,因位于县学前方而得名,即今美舍河府城东门外河段。史上美舍河是南渡江下游重要支流,宋时又宽又深,是府城的交通命脉,外国船只直通东门外停泊,这就是“海口浦”,作为郡治主港,宋代这里建有通海码头。

据《琼台志》记载:“学前水,在城南。源自西湖,流经旧县学前……至学前潴聚,呼为南湖。宋人浚河导流,东经番旦(疍)村达大江入海,其支分流绕城东至龙岐,古通番舶。元初闽浙商舟皆入至城下。今漫塞成田,耕者于深泥中时获棕缆。”足见当年水上交通之繁忙。

宋人既称海口,也称河口:“玉皇殿,在城东河口,宋乡人募建。”彼时,渔航人群聚居于附近的“番疍(攀丹)村”,与宋城几乎同时出现。

海口连接市中心和海甸岛的和平桥,桥的南侧可见汇入海甸溪的美舍河。海南日报记者陈耿摄

明初三轮扩建

府城渐成大城

据正德《琼台志》记载,明初,府城接连三轮扩建,形成“大城”:第一次“自旧西北隅,周匝至东南隅,增广四百丈”,第二次“自城北循东接至南隅,长三百四十四丈”,第三次“自旧城西南角旋至西北相接,广袤四百余丈”,三次扩城都是独立规划,形成的每个城廓应该都是规整的。

宋城经元末陈子瑚之乱严重毁坏,新修、拓建都有必要。第一次是向北、向东扩,此时整个城垣等高线仍在洪水安全区;第二次为了安排大量新到军户,不顾地形走低,拆新东墙再扩至水运码头,并同时南扩;第三次,纯粹西扩,完成大城。

此外,还有第四次扩大府城的城池规模,是在洪武十七年于城西增设子城。

明初的府城最终呈长方形,新城东部尤其海榆东线以东较低易淹,直到20世纪中期都极少房舍。民国《琼山县志》府城图,大城西墙外的明前期防护地带(包括今培龙市场)还是空地,不许建房的。

将宋城、明城标示于追溯图,于是包括苏东坡在内的宋代贬官如何进出琼州城,或许就可触摸到更具体的历史脉息。

宋代及明清时期琼州城追溯图。何以端提供

海口所城落成

琼州官渡北移

洪武二十八年(年)构筑“海口后千户所城”,“海口”由此成为琼北专用地名。何谓“后千户所”?明初海南卫有“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左所在定安,右所在澄迈,中所在琼山,前所在文昌,后所在海口城。

“海口港”见诸记载最早应是天顺初(—)成书的《大明一统志》(先贤丘濬参与纂修):“海口港,在府城北一十里。北接雷州徐闻县境,舟行一日可抵岸。又名海口渡。”

其实在明初,海口港已是官渡港了,《琼台志》载:“运递所,在琼山县北十里海口都,洪武九年(年)创,递公文渡海抵徐闻沓磊驿。”“海口港,在县北十里海口都……今官渡自此达海北。”“海口都”是后来纂修志书时的定位,不代表洪武九年就有;官渡即驿道渡口,公文及小批量官物的递送、官员进出琼州,通常都经由官渡港。

本来,海口港以牛始港、海甸溪两条航道通出外海,乾隆《琼山县志》记载水情生变,“自乾隆四年来,港门淤浅,船只出入纡回,海面(或)遇暴风骤雨,无处停泊,不免鲸波之险”,于是知县杨宗秉集资,“将(牛始港)东西炮台支沟筑堤堵塞,改水往西,由盐灶转往海口港出海。现在港水深通,船只出入便易”。自此,海甸溪成为主航道。

不过,若干年后牛始港水道又被洪水冲开,晚清重现南北两航道格局,而南航道“盐灶沟”段又淤废,可见水情多变,仍不理想。此后的东西炮台,就是晚清民国地图标示位置了。从宋代“海口浦”至民国海口港,受泥沙滩涂影响,不算良港,“鲛人频揭水,蕃舶每胶泥”“近岁海口、白沙二港浅塞”之载不少。(何以端)

来源:海南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明时府城海口何模样古舆图中探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