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疫情下的城市交通一季度全国拥堵同比下降1
TUhjnbcbe - 2024/3/31 9:23:0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4月17日讯进入四月,国内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社会经济稳步复苏的过程中,车水马龙就是人间烟火,交通出行正是客观反映社会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根据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机构共同联合发布的《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交通持续复苏,近7成的城市拥堵已经基本恢复,达到去年同期90%以上的状态。

从全国拥堵恢复地图可以看出:华东、西北地区拥堵恢复状况较好,东北、华北相对较慢。在主要城市中西安、深圳、无锡、广州、石家庄等城市恢复最快,已超过去年同期的拥堵水平,杭州和上海拥堵恢复未及去年同期。同时,仍有不足1%的城市交通未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其中以武汉、哈尔滨较为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受春节迁徙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一季度的“十大堵城”中,济南、西安等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省会级城市集中上榜,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未入围,这也是作为老牌“堵城”的北京,本季同比拥堵降幅达19.4%,首次未入榜前十。

此外,同比去年Q1有%的城市拥堵延时指数下降。拥堵同比降幅最大的城市是武汉市,达29.0%。

在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的个城市中,一季度有11.08%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缓行,88.92%的城市通勤为畅通状态。全国城市通勤高峰的拥堵热力图也首次告别“拥堵红”。

再从全国年一季度驾车活跃情况来看:一季度60%城市驾车活力不足正常状态下的8成。其中,北方驾车活力最低,多数城市不足正常情况下的70%,南方沿海城市以及湖北、重庆驾车活力相对较低,其它区域接近正常水平的90%以上。

在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区域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其中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均为1.33,低于全国1.39,是交通状况最好的区域。成渝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是1.43,全国最高。

报告显示,受春运和疫情影响,全国主要城市绿色出行意愿在1月份逐步下降,而后稳定。其中,公交地铁出行意愿指数在春节前快速下降,而同期骑行出行意愿指数快速上升。2月10日部分城市逐步进入复工复产后,公交地铁出行意愿指数开始缓步回升,而骑行出行意愿基本平稳。

年一季度,北京绿色出行意愿指数排名第一。从各类绿色出行方式来看,公交地铁、骑行、步行出行意愿排名第一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市、海口市、兰州市。

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公汽电车客运量大幅下降,1-2月中心城市客运量仅为去年同期的49.9%,但城市公交高峰期的运行效率总体稳定。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候车时长环比略有上升,大多数城市变化不大,早高峰平均候车时长均在20分钟以内。其中,沈阳候车时间最长,平均约19.8分钟。但也有部分城市的“车速比”环比有所下降。例如,厦门小汽车速度是公交的1.倍,环比显著降低、公交效率明显上升。

年一季度,国内主要城市交通流量也经历了断崖式下跌、缓步回升的阶段。数据见证历史,这是近年来最特殊的一次“交通分析报告”,也是研究城市交通治理的契机。

高德交通大数据团队根据每个城市的交通特性曲线,测算了城市整体进入缓行状态的流量临界值。流量临界值越低,意味着畅通状态下城市能承载的相对车流量越少,城市路网的承受力越弱。超大城市中,重庆路网的承受力最弱,当早高峰流量达到82.70%时,城市将进入缓行状态。广州路网承受力最强,早高峰流量达92.53%时,城市才进入缓行状态。

而当流量超过一定程度后,城市将呈现出明显的节点拥堵特征,道路拥堵里程比会超过1%。据此,报告测算了每个城市出现节点拥堵的流量临界值。流量临界值越低,意味着较少的流量就会使城市关键节点拥堵,城市节点的承受力越弱。

高德交通大数据显示,超大城市中,重庆的节点承受力最弱,当早高峰流量达到57.49%时,城市1%的道路就会出现拥堵或严重拥堵。天津节点承受力最强,早高峰流量达77.46%时,城市才呈现明显节点拥堵。

当路网缓行流量临界值(路网承受力)和节点拥堵流量临界值(节点承受力)两个数据维度双高时,意味着该城市的早高峰呈现高韧性。数据显示,广州、石家庄、南宁、厦门等城市的早高峰均呈现高韧性,即拥堵抵御能力较强。

据悉,年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是由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布。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下的城市交通一季度全国拥堵同比下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