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省教育厅通报5起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为何各
TUhjnbcbe - 2023/9/22 19:37:00

“海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发布消息称,5起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典型案例全省通报,多名教师受到严惩!

先来看这5起典型案例

1,琼海市某学校教师王某某、杜某某接受本班学生家长约请,对部分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二位教师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如中级申报副高),不得参与岗位晋级(如中级十级晋升为中级九级)、评优评先(如年度考核优秀、优秀教师等荣誉)。

王某某被警告处分,杜某某被诫勉谈话;王某某扣发全年奖励性绩效和年终奖,杜某某扣发下半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和一半的年终奖;王某某还被调离了原单位。

看来,在此次中违规补课事件中,王某某是犯“主犯”,杜某某是“从犯”,因此,二人视情节受到了不同的处分。

市里的年终奖可不少!不说江浙沪,我们大安徽这边,一些市低的有两三万,多的有五六万!王某某、杜某某偷鸡不成蚀把米,肠子不知道有没有悔青?

2,澄迈县金江镇两名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具体情况见下图所示:

3,屯昌县某学校教师王某某违规开设补习班进行有偿补课获行*警告处分。4,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某学校陈某某、刘某某、符某某、符某、韩某等5名在职临聘教师违规开设补习班进行有偿补课,收取补课费共计元被辞退。

5,三亚市某中学届高三,向每名学生收取补课费元,计划暑期提前一个月补课,后因疫情未实施。

事发后,清退所收补课费;校长被诫勉谈话;学校及负责人本年度丧失评先资格;高三所有班主任本年度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资格被取消。

可以说上述这些人落了个鸡飞蛋打的下场!有人会鸣不平,说高三学生高考冲刺,提前上课是各地惯例。话是不错,但这个补课费收得很不妥啊!课还没上,就提前收费,这是一不妥;每生,补一个月,收费不可谓低,这是二不妥。如果补完了,象征性地收一点,想必家长也没啥意见,市局也不会给予严惩。

算一笔账就知道了。高三如果是10个班,每班50人,名学生可收700元!这哪是为学生抢时间啊,这分明是学校在敛财啊!算上校班子成员和高三全体教师,短短一个月,每人的额外收入都会超过万元。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事实上还会造成严重的不均。有的多,有的少,有的不干活也能分到一杯好羹。实在是有违教育者的初心!

案例说完,再来谈几点看法:

1,上述5个案例为什么说具有典型性呢?

因为这5个案例各有特点,分别代表着一个类别。

第一个案例是组织本班学生补课;第二个案例是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第三个案例是个人开设实习班;第四个案例是多人合作开班补课;第五个案例是学校组织违规补课。其中,第四个案例中的教师均为临聘人员,所以被辞退。

基本上囊括了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的类型,其它的变体也脱离不了这次通报的范畴。

2,通报的只是典型,并不代表全省只有这几起违规补课。

如前所述,这5个案例分别代表着一个类型或一个类别,省教育厅将它们通报出来,目的显然是为了震慑和警醒。全省中小学在职教师要以此为戒,不能心存侥幸。

通报实际上是发挥了以点带面,杀一儆百的作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3,都是违规有偿补课,为什么不同地方处分不一样?

有偿补课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差别仅在于情节有轻重,补课老师身份有不同罢了。比如说,有的是学校中层以上,有的只是普通一线教师;有的是*~员,有的是群众;有的是在编人员,有的是临聘人员;有的是被动答允家长,有的则是主动揽活甚至利用班主任、授课教师身份胁迫学生补课;有的收费较低,有的收费很高;有的招收学生很少,有的则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一般而言,一地的教育局有一地的尺度,有的从严有的从轻,有的加重有的减轻,有的从快有的从慢。说白了,还要看当地对于违规补课这件事到底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态度。

所以,非但全国各地处分违规有偿补课教师的力度不一样,就算同一个省份不同地市县区处分也不一样,便是同一个地区,教育局前后任负责人对此处分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也不稀奇。

4,形势发生变化,老师们不可不汲取教训。

但不管怎样,对于有偿补课,打击力度都比过去要严厉多了!

没有踏足过的老师,不要这个时候一头扎进来,羊肉没吃着倒惹一身腥,自己挨罚,还让人看笑话;

已经收手的老师,不要再怀念过去大把赚钱的场景,有偿补课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见好能收是幸运,别有什么心理落差,再来重操旧业,那可真是头脑不清醒了;

正在偷摸着补课的老师,赶紧认清形势,别来抖那份机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别把以前的宽松当成别人的无能。耍小聪明的人都会上恶当!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教育厅通报5起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为何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