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人选择在元旦春节期间举行婚礼,在长乐,结婚可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今天小编带你领略一下鹤上镇的一种古韵婚礼……
在长乐市鹤上镇,有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头马古民居,它展示的是旧式文明以及民间大户人家曾经拥有过的兴盛与辉煌。九头马古名居所散发出的古典神韵与文化张力,不仅体现在建筑上的恢弘与精美,而且在社会生活风尚方面,诸如婚庆习俗的奇趣与韵味,深有其特色与魅力。
生于斯长于斯的八十多岁高龄的陈振陆老人,他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在城市工作生活,他与老伴却始终住在古民居,舍不得离开这世代恋守的家园。十多年来,他主动当起了讲解员,为前来观瞻的人们义务说“马”,阐释古民居的前世今生。从老人口中得知,古民居中古韵婚礼最令人回味无穷。
以前,古民居的孩子最脍炙人口的童谣是“一粒橄榄”:
“一粒橄榄丢过溪啰,
对面一妹是奴妻啰,
京鼓花轿定好了哟,
是奴没钱日日挨啰”;
“一粒橄榄丢过墙啰,
依哥讲话欠思量啰,
依妹不是贪财人哟,
花轿只便扛进门啰”;
“一粒橄榄丢过山啰,
依妹讲话哥喜欢哟,
不嫌依哥家道贫哟,
依妹深情暖心坎啰”;
“一粒橄榄丢过江啰,
妹和依哥影成双哟,
互敬互爱勤劳动哟,
男耕女织齐出工啰”
……
陈老说,在诸多民俗中,要数婚庆习俗最为隆重和热闹。男婚女嫁是人生头等大事,古民居人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婚后是柴米油盐平淡的日子,因此都力求把人生中只有一次的婚礼操办得盛大而隆重。正如这里的评话中唱的那样:“男婚女嫁世间传,古往今来自寻常,玉镜人间传合璧,金阁花枝引凤凰,民居婚庆有奇趣,盛大隆重又排场。”
传统婚礼习俗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喜欢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婚礼中的每项礼仪几乎都渗透油个人的哲学思想。世世代代的“九头马”人都在沿用着传统的婚俗。一场传统婚姻,从“起帖”到“洞房”,最是多姿多彩。
女嫁的重头戏在于置办嫁妆和“哭嫁”。新娘喜期前晚,母女依依话别,互诉衷肠,一唱一和,谓之“哭嫁”,因是真情流露,其情节是十分感人的。“哭嫁”多由母亲开唱:
妹啊妹——
嫁到人厝(家)要听嘴(听话),
孝敬公婆敬前辈,
勤俭持家是本分,
一头虾米配两口(配两口饭)。
妹啊妹——
女大当嫁喜中喜,千言万语记心里,
敦亲睦邻多贤惠,夫妻恩爱过日子……
奶啊奶(娘啊娘)——
男大当婚讨新人,女大当嫁出门庭,
难报父母养育恩,难舍兄弟姐妹情。
奶啊奶(娘啊娘)——
头戴银花戴金簪,金山银山儿不贪,
只望双亲多康健,女儿出门也心安……
“哭嫁”多以父母寄语女儿、女儿难舍父母为主要内容。相对而言,男婚的场面要比女婚盛大、隆重得多。结婚前一天,女家把所有备办的嫁妆送往男家。结婚那天的“吉日”,男家备花轿,随着鼓乐往女家迎娶。新娘穿红衣、着艳裙,头戴一副红罗,由“伴房妈”(喜娘)相伴,上轿出嫁。
谁家孩子要婚娶,男方全家甚至举族亲人都会早早地忙碌起来。从打扫卫生、清理环境到张贴婚联、布置洞房和厅堂等,样样都有条不紊紧张地进行着。婚礼前,男方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贴喜联,也叫婚联。婚者不但要把举行婚礼的祖厅、自家的居室以及厨房等所有屋舍的柱子、大门、小门、门窗、门楣都贴上红彤彤的喜联,以装点环境,渲染喜庆气氛。同时还要把喜联贴到“倂厨吃酒”(全家人参加)的族亲家,以凝聚家族的亲和力。
过去,写喜联多用一种“白头红纸”(红纸的上端有一小截是白色的),因为“白头”寓意夫妻“白头偕老”,是婚姻的最美好愿望。就喜联的内容而言,有道不尽的内涵。如祖厅的喜联,得颂扬祖业、祖德,并亮出家族的“堂号”,这样不同姓氏宗支的祖厅,喜联就会各有千秋。新房少不了要写“夫妻和合、桂子兰孙”之类的句子。厨房则要围绕着“三多六余、五味调和”等内容来写。这样,喜联所表现的传统文化,品味就高了。
此外,大厅的壁上一定要贴“表字联”(加冠联),内容大致是“某长男或次男名啥,加冠字什么序几”,这样让人一看,便知道是谁家儿子结婚。“琴瑟春常润,人天月共圆”、“喜望红梅开,乐迎新人来”、“柳色映眉妆镜晓,桃花照面洞房春”、“喜今日心心相印,望明年宝宝逗人”……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喜联。厅堂高悬八角宫灯,大门口高挂大红灯或大花灯,还要挂上一幅红绸,真可谓“张灯结彩华厅艳,舞凤鸣銮洞房新”。逢到这样的喜庆日子,孩子们最是欢欣雀跃,一遍遍地唱起了欢乐的歌谣:
门前喜鹊叫喳喳,天大喜事到我家,
今旦依哥讨依嫂,乐得爸妈笑哈哈。
门前喜鹊叫喳喳,花轿扛进九头马,
厅堂张灯又结彩,京鼓吹吹又打打。
门前喜鹊叫喳喳,依哥英俊又潇洒,
笙歌阵阵迎新娘,依嫂人样美如花。
门前喜鹊叫喳喳,男才女貌顶呱呱,
红梅并蒂相映美,亲朋戚友人人夸。
门前喜鹊叫喳喳,民居婚庆传佳话。
今旦喜逢大喜日,明年添个胖娃娃
……
图文/陈尊东
编辑/王至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赞是我们用心运营的最大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