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我国“十四五”社会发展规划显示,到年我国GDP、城镇化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深远布局与规划实施。
年初,我国先后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到年基本建成实现“全国出行交通圈”和“全球快货物流圈”,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并针对性提出建设4极、6主轴、7走廊和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与其相对应地明确提出将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和乌鲁木齐在内的20个城市建设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那么在过去的年,以上20座城市在我国立体交通枢纽中的具体表现如何呢?今天这篇文章笔者将分别从客运总量、机场吞吐量以及地铁客流量三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具体数据表现如下。
客运总量排名:武汉快速回升,青岛乌鲁木齐表现出色
年因为疫情影响,20大枢纽城市客运总量同比均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武汉(-52.6%)、哈尔滨(-47.9%)、海口(-42.5%)、北京(-42%)和天津(-41%)跌幅位居全国前五位。
时间来到年末,因为我国在抗疫防控中的出色表现,全国主要城市的客运量得以快速恢复,而20大枢纽城市的客运总量同比增速也均呈现正向增长。
其中增幅超过25%的共计有四座城市分别为:武汉(54.98%)、青岛(30.54%)、北京(29.92%)和乌鲁木齐(29.26%)。这四座城市的排名也相较年分别上升了2个和1个位次。
同时也有四座城市的增幅低于10%分别为:海口(1.09%)、郑州(5.8%)、沈阳(6.69%)和南京(8.98%)。其中南京、沈阳和郑州年的客运总量仅恢复至疫情前(年)客运总量的6成水平。
而天津与哈尔滨两座城市的客运总量也已经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两市最新人口数据显示,过去的年天津市常住人口下降13.6万人,哈尔滨虽并未公布最新数据,但在年起常住和户籍人口均呈现下降趋势,出生人口低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6‰,短期内天津与哈尔滨人口外流的趋势依旧难以改观。
机场吞吐量排名:北京大兴表现亮眼,武汉乌鲁木齐增势显著
年全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回升,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人次,较年增长5.9%,但较年仍有人次的差距。而伴随着全国不定期、不同地市的疫情情况,全年各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相较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中北京大兴机场在年完成了公务机首航,并在6月启用了国内中转区,在此影响下北京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下滑1名,北京大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攀升6个位次,成为上升最快的机场。
具体到旅客吞吐量增幅表现方面,北京大兴(55.7%)、武汉天河(54.6%)以及乌鲁木齐地窝堡(51.4%)分别成为国内机场增幅的前三名,且与其他机场拉开较大距离。
旅客吞吐量跌幅方面,南京禄口(-11.6%)、郑州新郑(-11.5%)和厦门高崎(-10.5%)跌幅幅度位列全国机场前三。其中厦门高崎旅客吞吐量排名也由年的第14位下降至年底22位,下跌8个位次。
地铁客运量排名:青岛乌鲁木齐武汉增幅显著
年我国又有5座城市新开通地铁,从而内地开通地铁的城市也增加至43座。客运总量也由年底的万人次增长至年底的万人次,地铁已成为我国交通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具体到20大枢纽城市的地铁客运量表现(海口未开通地铁),共有4座城市年客运量增幅超过了50%,分别是:青岛(77.36%)、武汉(61.46%)、乌鲁木齐(59.98%)和杭州(54.26%)。
南京和广州在过去年客运量增幅方面均未超过20%,分别以10.22%和17.47%的增幅位列倒数末两位。
纵观过去年全国20大枢纽城市在客运总量、机场吞吐量、地铁客运量三个维度的具体表现,我们发现武汉市在疫情后城市活力迅速恢复,三项数据增幅均位列全国首位,这一点也从武汉市过去一年多万常住人口增量上得以应证。
另一增幅显著的城市则是乌鲁木齐,虽然截止到年底乌鲁木齐常住人口仅为.4万人,但根据七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年)*常住人口新增达到.9万人,这一增量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4位,全区人口增量也在乌鲁木齐的客运量、机场吞吐量以及地铁客运量上得以体现,乌鲁木齐未来在全国的综合枢纽职能中还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南京市在客运总量、机场吞吐量和地铁客运量的增幅方面均位列20大枢纽城市末位。过去十年南京市常住人口新增仅为万,与同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杭州市(十年新增.56万人)、合肥市(新增.79万人)、以及同省的苏州市(新增.23万人)相差甚远。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市无论在经济首位度还是人口首位度方面,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均位列末位,随着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加强南京省会首位度目标,南京市面临的人口吸引力则越发迫切,根据过去一年南京市的客运量和人口表现,南京在提升省会首位度的道路上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