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零售金融业务相比对公业务具有资产质量优异、收益率高、资本占用少等特点。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银行零售转型也成近年大势。股份行中,招行率先开启零售转型,一路稳扎稳打,平安银行近年也在零售业务上突飞猛进,各家股份行零售贷款占出现不同程度提升,零售客户、零售客户AUM、私行业务、信用卡业务等保持较快增长。
虽然有些银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零售转型战略,有些银行仍然坚定自己原有的特色战略,但从结果来看,零售业务都有所发展,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或许正是这一结构性的调整给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零售金融业务优势
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及存款服务、银行卡服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及其他服务。近几年各银行纷纷向转型零售,那么零售业务有哪些优势呢?
还款能力与企业盈利或个人收入有关,相较个人,企业的盈利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而经济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当经济差的时候,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还款能力下降,银行可能产生坏账,因而会更加谨慎放贷,同时会寻求更加安全的资产,如果不考虑*策逆周期调控,银行的资产质量、规模和息差都将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状况。但零售金融业务面向的对象是个人,这个群体更加分散,单个个体产生坏账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经济不景气时,个人的收入水平仍然比较刚性,还款能力有一定保障。因而,零售业务的资产质量更加稳健。此外,面对零售客户,银行的议价能力更强,零售贷款的收益率也通常高于企业贷款。
因此,相比对公业务,零售业务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更小,不良率也更低,但收益率却更高,零售金融因而成为银行兵家必争之地。
图1:零售贷款质量优于对公(除华夏银行的7家上市股份行均值)
图2:零售贷款收益率高于对公(上市股份行均值)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此外,由于零售贷款风险权重更低,因而资本占用更少,尤其是零售贷款中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权重仅50%,零售贷款中的小微企业贷款虽然有一定的对公性质,但在*策鼓励下,风险权重也只有75%,而一般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为%。对于资本稀缺的银行来说,轻资本的零售业务无疑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方向。
表1:各类信贷资产风险权重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私享基金投研部
二、零售金融业务利润贡献持续提升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无疑是零售银行的标杆。年,招行时任行长马蔚华就曾说过“不抓对公业务,现在没饭吃;不抓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马行长的这种前瞻性思维带领招行开启了第一次零售转型。
面对资本约束日益增强、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等外部挑战,招行在年选择二次转型,加快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年、年招行零售业务迅速推进,零售业务营收占比由年的33.8%提升至年的38.4%,而同期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占比则由9.9%提升至29.9%,两年时间迅速提升20pct。
年,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招行坚持战略转型,形成以零售金融为主体,公司金融和同业金融为两翼的发展策略,打造“轻型银行”。年、年招行零售金融业务利润占比分别提升9.2pct、8.3pct,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占比在年突破50%至57%,营收占比在年突破50%至51%。由于零售业务的轻资产属性,零售业务资产占比并不高,年末招行零售业务资产占比仅31%。
图3: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与招行一样在零售金融业务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还有一家平安银行。平安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布局晚于招行,年底才启动零售转型的新战略,但由于平安银行体量较小,年末总资产接近3万亿,是招行当时总资产的一半,体量小转型相对灵活,同时平安银行大力整合集团资源聚焦零售,零售转型效果卓著。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4%,利润占比大幅提升26个百分点至68%。
图4: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近几年,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进零售业务,虽然一些银行的战略重点并非零售,但从结果来看,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资产方面,各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占比都是提升的。相较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近3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其他股份行。占比提升较小的为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坚守对公,招行则体现一个“稳”字,零售业务营收占比稳步提升,每年的变化幅度差异不大,且基数较高,因而不像平安银行一样产生较大波动。
截至H1,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占比56.9%,领先招行2.4个百分点,而其他几家股份行均低于50%,光大、浦发、民生、中信处于35%-45%的第二梯队,兴业银行则低于30%(华夏银行没有相关数据披露)。
图5:各行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从零售业务利润占比来看,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对利润贡献度已达到70%,招行接近60%,民生、中信、光大仍比较低。年至今,平安银行利润占比显著提升了52.9pct,中信银行的占比也由7.8%提升至29.5%,而光大银行利润占比没有明显提升,且变化程度小于营收,主要由于年零售业务计提了较多减值损失消耗了利润,年的利润占比曾达到过41%。结合光大银行的不良率及拨备来看,在计提了较多减值损失后,零售不良率和整体的拨备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善,应该是加大了零售不良贷款的核销,那么光大银行今年的零售贷款不良生成率应该不低。
图6:各行零售金融业务利润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三、零售资产盈利能力高于对公
前文我们总结了零售业务有着不良率低、收益率高、资本占用少等优点,那我们用一个指标—资产收益率也能很好看出零售业务的优势。资产收益率(ROA)即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由于银行分部业务一般没有详细披露零售业务的净利润,因此我们将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近似地看成ROA来看下各家银行的零售资产的赚钱效率如何。
与公司金融业务相比,各家银行零售业务ROA显著高于对公业务。平安银行年批发金融业务(对公)ROA仅0.09%,也就是说批发金融这块资产年几乎不赚钱,但是零售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却达到2.02%,虽然0.09%是平安银行年以来批发金融业务ROA最差的一年,一般来说两类业务的ROA水平差异不会这么大,但整体而言,零售金融业务的ROA都高于批发金融业务。年招行零售金融业务ROA达到2.85%,为各家银行最高,与自身相比,赚钱能力是批发金融业务的两倍。
图7:年零售金融业务与批发金融业务ROA对比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年来,招行零售金融业务ROA保持平稳,均高于2.5%,也高于其他三家银行。平安银行年零售金融ROA较前两年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于2%。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零售业务ROA均低于2%,民生、光大历年ROA较为接近,且逐年提升,但年光大银行被拉开了差距。中信银行零售业务ROA显著低于其他银行,年仅1.01%,相比其他股份行,其零售业务盈利能力是比较差的,但与自身相比,零售业务ROA仍显著高于对公,因而其零售转型是有意义的,如果转型过程中能同时提升零售业务的盈利能力,那么公司整体的ROA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图8:各银行零售业务ROA对比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四、零售贷款占比提升
零售资产中大部分为零售贷款,零售转型趋势下,对比年,各家银行的零售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提升。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较年提升了22.6pct,提升幅度最为明显;浦发、中信、兴业也较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招行年零售贷款占比就遥遥领先,但变化趋势较为稳定。
H1,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占比58.8%,为股份行最高,其次是招行,占比也超过50%;基数较低的华夏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较年提升7.1个百分点至25.9%,当前占比为股份行最低,在零售业务方面突围乏力;其他5家股份行零售贷款占比在40%-45%之间。
图9:各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较年提升(%)
数据来源:wind、私享基金投研部
零售贷款主要投向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经营性贷款(小微贷款),风险偏好不一决定了各银行零售贷款的结构差异。兴业银行偏向风险较小的住房按揭贷款,零售贷款中64%为住房贷款;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的住房贷款占比不足30%。信用卡贷款占比最高的为平安银行(42%),其他各行占比在20%-40%之间;民生银行零售贷款中三分之一为小微贷款(经营性贷款),其他银行经营性贷款占比均低于20%。
图10:H1各行零售贷款结构(%)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从变化趋势来看,各行零售贷款中住房贷款占比有升有降,信用卡贷款占比一致提升,而经营性贷款占比一致压降。
图11:信用卡贷款占零售贷款比例提升(%)
图12:经营性贷款占比下降(%)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年报、私享基金投研部
零售贷款结构决定了零售贷款的资产质量。住房贷款占比较高的兴业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仅0.66%,而小微贷款占比较高的民生银行(测算民生银行年小微贷款不良率为3.91%),零售贷款不良率在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股份行。除小微贷款占比高外,民生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也较高。但住房贷款占比最少的平安银行,资产质量表现良好,从这点来看,平安银行的风控能力还是不错的。浦发银行零售不良率仅次于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达到2.38%,为控风险,浦发银行近两年放慢了信用卡业务的扩张步伐,信用卡贷款由前几年50%以上增速迅速回落至10%以下。
表2:零售贷款资产质量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私享基金投研部
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招行、中信银行零售贷款增速11%左右,其他银行零售贷款增速低于双位数,但增速普遍高于企业贷款,零售转型仍在继续。
图12:上半年各行贷款增速(%)
数据来源:wind、私享基金投研部
五、招行零售地位稳固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款竞争越来越激烈,关于存款立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存款立行本质上是客户立行。当客户对你的产品、服务产生粘性的时候,便不会因为微小的利差而轻易更换其他银行,对于资金规模较小的零售客户而言尤是,因此,良好的客户基础有助于银行在存款大战中利于不败之地。
股份行中,招行零售客户数量一马当先,年零售客户数便超过1亿,H1增至1.34亿,而其他几家有披露相关数据的股份行零售客户数仍在1亿户以下。不过,光大银行虽然未在年报中披露零售客户相关数据,但根据“中国光大银行私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