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00年前的排水工程至今发挥作用令谁蒙羞vkfflbt2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600年前的排水工程至今发挥作用令谁蒙羞?


600年前的排水工程至今发挥作用令谁蒙羞?


Time 2015-09-10 14:09:43 情感驿站


  爱情婚姻


人,讲究品位和内涵,人的品位和内涵,平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在关键时刻,旁人就能深切体会到人有无内涵的巨大差异;一个城市也讲究内涵,城市的内涵,平时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的时刻,城市有无内涵也会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那么,城市的内涵体现在哪里呢?当然体现城市的软件上,包括在市民的素质和城市的管理水平——这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也体现在城市硬件的质量上,比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材质是否经久耐用。


检验一个城市硬件的质量,通常不是寻常时期,而是非常时期,或者说关键时期。


比如,一场60年一遇的暴雨,就像一面镜子,很快就检验出北京排水系统的浮躁和落后——


前天,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烈的暴雨,部分地区最大降雨量达366毫米。受暴雨影响,多处地段低洼地带出现积水,汽车泡在水中,西四环等处完全阻断,造成交通堵塞。


然而,身处暴雨中心的北海团城却无一例积水报告,成为风雨飘摇的北京城里的一片绿洲。更令人吃惊的是,这居然得益于600年前明代人设计的集雨排水工程。


——无论下多么大的雨,在这个城池上,都会雨过地皮湿,很快就渗流得一干二净,地面只略显潮湿,原来,距今已近600年的一套明朝永乐年间建成的古代集雨排水工程,目前仍在团城“服役”。


现代水利专家分析:秘密就在地面铺设的青砖和地下的涵洞中。团城上的青砖造型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倒梯形,同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水库一样。下雨天,雨水会通过青砖和缝隙流入到地下。若遇到大雨或连续降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北高南低的走势流入到石质的水眼中。团城上有十一个这样的水眼分布在古树周围,并且每个水眼的下部都有一个竖井,竖井与竖井之间有涵洞相连。涵洞高度在80厘米-150厘米之间,同样是用青砖建成的。多余的雨水到了涵洞以后储存起来,形成一条地下“暗河”。


可以肯定,明朝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没有今天发达,但是,为何明代人留下的排水系统,至今发挥作用,而当代的排水系统,却不如明朝的排水系统?这当然和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的理念和工作作风有关。


一直以来,城市的管理和建设部门,热衷于追求速度,把速度等同于效率。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科学性、合理性变得次要,导致决策和建设过程不够耐心、细致和认真,更不够科学和民主;*府部门少数人凭借长官意志拍脑袋决策,并不充分征求民意和各方意见,也不开展充分论证等前期工作,而是盲目追求速度,草率、匆忙上马工程和项目,贪多求快……虽然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极快,区区30多年的功夫,全国的城市不断扩张,建筑物越造越多,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片面追求建立在速度上的效率也产生了诸多的后遗症:很多城市盲目扩张,贪大求宽,布局不够合理;更多的城市破坏城市原貌和古迹,造成全国城市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做表面文章,粗制滥造,缺乏充分的科学的论证,不仅设计理念不科学不合理,材质的使用寿命也很短,关键的时刻成为城市防灾救灾的短板,甚至沦为城市灾害的重要因素,典型的如城市排水系统,有友调侃说,国外的排水系统造得像地下宫殿,雨过地皮湿;我国的排水系统却像老鼠洞,一旦雨稍大,城市便到处都是积水,一片狼藉。


——总而言之,城市患上了浮躁病,管理和城建部门贪多求快,好大喜功,几乎所有的工程都和时间挂钩:习惯于赶时间,工地上的标语往往是“大干一百天”如何如何;习惯于赶工期,比如搞献礼工程,规定国庆节前完工等等;却罔顾质量,不计后果,只顾眼前,不管将来。


在我看来,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结束了,但大跃进的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如今却广泛存在,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快餐化、泡沫化、功利化现象严重。


城市的管理和建设,不应该是百米冲刺,而应该是马拉松长跑;不应该狼吞虎咽,而应该细嚼慢咽;不应该粗制滥造,而应该慢工出细活。所谓的欲速则不达,这就像长跑时前半程不断冲刺,短期看是快了,但精疲力竭,最后结果却是慢了。我想,我国追求速度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必将在以后的各种后遗症、慢性病、顽疾中慢慢予以冲抵,甚至产生负效益。比如,我们追求GDP的增速,却忽视了环境保护,结果不得不从头花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治理污染,还不一定治理得好。


就拿北京这场暴雨来说,城市建设追求速度的短期效益,也被这场暴雨带来的灾害冲抵了不少——


这场暴雨造成至少10人死亡,6人受伤:生命无价,请记住,以人为本的关键是生命至上;


北京交管部门启动了雨天一级加强上勤方案,七千名交警全警上路;在地铁站出口,工作人员忙于清理积水: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


不少车子被水淹:市民的财产也遭到了重大的损失。


——北京作为首都的形象也受到损害。作为全国的*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落后的排水系统,无疑也给(让)北京的管理和建设部门脸上抹了黑,蒙了羞。一场暴雨,北京沦为泽国的同时,也让北京成为一个自相矛盾的城市:首善之区、一线城市,在一场暴雨面前,却等同于一般的城市;北京,房价坚挺,*金地段的房价高达每平米三十万元,但地下的排水系统却脆弱异常、垃圾异常,每平米也许只值一百元;天子脚下的北京人,见惯了大世面、大排场,本该宠辱不惊,却在一场暴雨面前狼狈不堪,令人同情。


曾有人问:“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台湾的龙应台回答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科学发展观,要体现在行为上,而不是口头上;要体现在长久的效益上,而不是眼前的效益上;要体现在实绩上,而不是表面上;要体现在非常、关键时期,而不是寻常时期。在城市建设上,我们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可否耐心、细致一点,踏实、认真一点,科学、合理一点?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来,宁可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质量搞好。如果我们老是让百年、千年前的工程来帮我们现代人的忙,说实话,我们真的是丢不起这个脸,也出不起这个丑。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够多的了,姑举几例(引用了络上的资料,加以修改和整理,一并致谢原作者——本博主注):


——据说,在中国,最不惧暴雨的城市,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而是青岛。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巴黎等城市的“深隧道”模式以其排水效率广受赞誉,深隧道的修建在芝加哥、新加坡等城市广为推行,然而中国至今还没有一座城市采用这样的排水模式,仅仅青岛的老城区在当年沦为租借区时,德国人在这里修建了“深隧道”式的管道,近百年过去,拥有这些管道的青岛仍被认为是全国排水管设置最为合理的城市之一。原来,100多年前,德国人就考虑到百年之后,为青岛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而且,这套德式排水系统的管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特别好,极为坚固耐用,百年后沿用至今,其中黑色的窨井盖经过百年的侵蚀,依然铮亮铮亮的,没一点锈迹,来来往往的车辆从上面驶过,从不曾把它压裂;前几年青岛城市施工,在老城区挖出的一段德制下水陶管,居然砸不破,而后期的管道已经锈迹斑斑。


——1998年,长江沿线10省市洪灾严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当加固了6次仍是“豆腐渣”的抚州唱凯堤在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后轰然崩溃时,当广州、重庆等诸多城市在暴雨突袭下变成一片汪洋时,尽管江西省千年古城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与此同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却惨遭水浸。这一切的不同,都源于赣州市至今发挥作用的、以福寿沟为代表的1000年前宋代城市排水系统。一位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不过,“这个系统是古人留下的”。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本文地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