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治愈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73923.html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
耕一方沃土,撒一把种子,施一季雨水,赏一园花开。“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立德树人,以“美”为突破口,基于“为美好生活做准备”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了“特色课程-学科渗透-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四维一体的美育实施路径,推动育人模式整体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双减”扎实落地,走出了一条“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人才培养之路。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转变教育观念
美育主导创新全面育人模式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已经提前认识到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努力改变“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的弊端,一直搭建更多的平台供学生多样化成长。学校专门建立了舞蹈团、书法兴趣班等美育平台,让部分有天赋和兴趣的同学脱颖而出。随着各类艺术奖项纷沓而至,学校不断反思以往聚焦艺术学科的狭窄思维,尝试构建更加体系化的美育课程,并将部分学生参与扩大至全校学生参与。为此,学校基于“生活化美育”的理念,建立起了“和行美德”“和思美智”“和健美体”“和赏美艺”“和创美劳”五大领域生活化美育课程,创新将美育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形成了美育主导的五育有机融合。“映日桃花红似火,竹林高长胜蓝天,能不忆江南?”在刚结束的春游中,三(9)班学生卢彦妤被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的美景所吸引,用语文课上所学的《忆江南》仿写了此次春游的所见所感。这是《与春同行》生活化美育特色课程一隅。校长赵檀木介绍,《与春同行》是“和思美智”领域里的一项课程,该课程以年级为单位,结合各学科特色,赋予春游更多育人的意义和功能。“美育不仅是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育,其他学科的美育内涵,如人文之美、科技之美、创造之美,都是构成美育的整体,重视美育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多样化成长的需要。”赵檀木认为,重塑美育育人价值,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据悉,学校自主研发了《与春同行》《缤纷美术》等21门生活化美育特色课程,充分挖潜“美”的底色,形成了“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人才培养之路。
聚焦减负提质
课堂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全面落实“双减”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成为学校“双减”工作的重点。教学副校长葛海燕介绍,学校实行“作业内容学科统一、总时长班级统筹、年级同步”的分层管理。严控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作业减少后,对课堂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升整体教师课堂质量,学校设立了“五环带教”青蓝工程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师带徒”活动过程中,学校借助课题研究以及教学节、读书节等校内外活动,推动徒弟专业成长,为其搭建平台,并给予专业引领及全方位的帮扶,使之在课堂实践中不断获得理论和实践上的飞跃。据统计,仅年一年,学校教师在各项赛事中表现出色,成绩斐然:教育教学类奖项共计项,其中获得省级奖项72人;市级奖项62人;校级奖项83人。全体教师以创本真高效的课堂为目标,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分析案例,进行积极探索和及时调整,打造出了一堂堂“本真·高效”的和美课堂。“同步练写课堂”等一次次特色课堂的尝试,是教师聚焦“作业减负、课堂提质”的决心与行动。“现在课上更有趣,作业变少了,放学后我有更多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画画、骑自行车。”一(10)班学生王凯萱开心地说道。“现在的课堂充满趣味,学习氛围更加温馨,我期待每一堂课,期待每一次不同的实践体验。”谈起六年来课堂上的变化,六(10)班学生郝思于如是说。本真高效的课堂逐渐获得学生的认可。就连拥有17年教龄的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王欣,在实施了本真高效课堂后也感触颇深:“如今,敢于展示和表达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丰富育人方式
活动浸润擦亮学子“特色印记”
“双减”后,学生的时间变多了。二十五小始终坚守教育主阵地,利用多出来的时间,系统规划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充分搭建平台激发学生潜能,不断擦亮“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的海南学生“特色印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的品行塑造和习惯养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年起,学校就以厨艺课为载体,进行积极有效的劳动教育探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在厨艺课中,学生化身“小厨师”,揉面、切菜、炖肉、摆盘……在老师的指导下大显身手,学习制作可口的菜肴。厨艺课结束后,学生还会自己动手清洁厨艺教室。一月春联义卖、书法比赛;二月绘读童诗;三月走进自然,用画笔、文字记录自然之美……为弥补课堂教学不足,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生活之美,学校以“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开展了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在育人场所的创设上也十分“舍得”。为给师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学校专门打造了占地余平方米、藏书三万三千余册的“美致书屋”;为丰富劳动课程,将闲置的功能室和空地改造成厨艺教室、菜园等劳动场所。正是这种“舍得”,让小小的校园,日日有收获,月月有展示,处处有活力。学校全方位实施生活化美育以后,师生素养明显提升,最直接的表现在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学生的管弦乐、合唱团、书画、舞蹈、摄影以及机器人作品参加国际交流并获上百项国家、省市级奖励。同时,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指导、赛课以及专业竞赛取得突出成绩。如今,生活化美育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热情活力的教师怀揣教育的理想,带领一群孩子向阳而生,拔节生长,为孩子的一生奠定美的“底色”,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赵檀木表示,学校将乘“双减”东风,协同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和阳光快乐教育,不断擦亮海南学生“特色印记”,让学校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教师成长的“沃土”,为国家、社会、人民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