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低成本竞争永远不可能缩短劳动时间
新闻背景:近日有人大代表提议“六小时工作制”,引来连续几日的舆论争议。白领的累、加班的苦、农民工的难……太多的现实让明眼人一看即知,现行的“八小时”都难以真正确保,何况是六小时呢?工作时间,也许不是硬规章能够人为左右的,八小时甚至更少的工作时间,怎样才会成为可能? 龚丹韵:即便是现行的八小时规定,为什么实际生活中也总是实行不了呢? 陆铭:因为真正决定工时长短的,是背后的经济规律。在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劳动者处于弱势。你不想加班,你可以走人,老板根本不愁找不到人。僧多粥少,所以无论法律怎么写,仍然会有大批劳动者为保住饭碗,不惜自愿加班。当然,近几年因劳动力供给趋紧,情况有所改善。 此外,加班和收入低也有直接关系。经济学中有一条劳动供给后弯曲线:当你的收入不高时,你愿意多劳多得;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工资水平,你反而会少劳动多休息。因此,想真正减少劳动时间,首先工资要提高到一定水平。中国目前工资水平较低,就会出现为挣钱自愿加班的局面。加上城乡分割、地区发展不平衡、法律还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客观结果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当然,*策打一定的提前量是合理的,强制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到目标。其次也让全社会知道这样做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大家都不认为工时应尽力缩短,劳动权益应得到保护,那么等发展水平真到了拐点,也改不过来了。 龚丹韵:法国曾经为缓解失业率,实施了一周35小时的工作时间,结果失业率不降反增,现在他们又企图延长工作时间,引来一系列社会风波。工时长短,究竟对就业有什么影响? 陆铭:关键要看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多高。当劳动供给质量达到一定水平,那么每天工作时间从10小时减少到8小时甚至6小时都是可能的。但目前中国处在全球化时代,现阶段竞争主要靠的就是低劳动成本,这就面临取怎样的中间值合理的问题。当然我也反对连续加班,劳动者没有分享到经济收入,长远看没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经济增长同样不可持续。但不管怎样,一下子走到6小时肯定不对,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根本没有办法支撑。 龚丹韵:发达国家缩短工时等一系列举措,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 陆铭: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欧美等国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劳动供给逐渐不足,迎来了劳动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节点,由此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有所好转;其次,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发生了转变。资本相对充足、劳动力价格提高,对劳动者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转向了知识密集型。几股合力下,劳动制度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美国的公平就业法案、国家干预等陆续浮出水面。七十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为了化解经济危机,逐渐出现分化。英、美认为自由竞争才是出路;而法、德通过福利建设,加强国家干预,相信缓解社会矛盾才是出路。 现在,大家在全球化趋势下都有所反思。美国出现两个声音,一个认为要继续保持劳动市场上的竞争,甚至觉得中国做得比美国还好;另外一个声音认为,不能光看产品的竞争力,美国国内矛盾在加剧,收入差距扩大、犯罪率提高、劳资矛盾激化,都是隐患。欧洲则是觉得福利制度好过头了,导致失业率10%以上,流浪汉在那里晒太阳,长远来讲国家也没有竞争力,一直想削减福利。 目前为止,哪种模式更高明,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我也觉得可能没有答案。短期比较,美国模式经济增长较快,但如果不只是看增长指标,欧洲也不差,他们的社会和谐度较高。有实证研究,欧洲人普遍生活得比美国人快乐,相对更少的医疗投入获得了相对更高的健康水平。总的来说,美国的变数在于社会是否和谐,欧洲的变数在于竞争力能否维持,这一模式是否可持续。现在谁也讲不清楚,只能有待历史去说话了。 龚丹韵:看来发达国家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可持续,那中国的路径又在哪里? 陆铭:围绕劳动力的各种争议,难就难在它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法国的“35小时”本质上是对的,如果全球一起缩减工时,那很好。问题是只有法国等少数国家在做。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还面临竞争,结果就是谁先做、谁先面临困境。先做的前提是,你有信心,劳动工作时间短,但生产率高到足以支撑这一切。谁有这样的实力?美国欧洲可能有,中国目前肯定没有。我们规定8小时是合理的,目前全世界大多是8小时,等于全球一起在做。可是一旦先走到6小时,那就危险了。 中国现在取美国和欧洲的中间值较妥,小步走、不停步,尤其要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只靠劳动密集型低成本竞争。如果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普通劳动者的福利提高,那增长是为了什么?只是扶持几个富豪吗?这个极端要防止。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劳动权益保护走得太急。我相信最后说了算的还是市场的力量。法律对生产率较高的沿海地区,也许比较管用,但整个中国的转型不是一两年的事,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韩国、中国台湾,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也用了将近三十年。 龚丹韵:弹性工作制是否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陆铭:弹性工作制有一定适用范围,比如自我雇佣、家庭作坊式企业、媒体、大学教师等。普遍推广不切实际,因为绝大多数劳动者是风险规避的,不喜欢大幅度的收入波动。对高端的劳动者来说可能不错,如作家、医生等,但对低端劳动者来说就不是了,收入风险太大了。从全球看,工作越来越有弹性,就业的非正规化正成为趋势。只能说这是应对全球劳动市场僵化出现的一种手段而已。 每个国家历史、起点、背景不同,如何应对更好,有太多不能确定,但大方向还是讲得清楚的: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竞争在加剧,技术进步将导致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下降。所以归根结底,劳动供求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才是考虑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条件。脱离经济规律,随意缩短劳动时间,劳动保障走得太急,只能流于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