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查看海口的地图,你会发现在人民桥及和平桥之间的海口海甸溪南岸一侧,有一个名曰“三亚街”的地方。一般人总会不自觉地把它同现在的三亚市联系在一起,猜测是否是三亚市的居民早期搬来于此。
但其实,这条名为三亚街的地方与“三亚”这个地名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却是海口历史上的古渡口之一。天然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人气聚集于此,也正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让他们世代多与渔业为生。走出三亚上街,过去繁华的渡口已经变成了车水马龙的车道,唯有几艘渔船在晚霞的照映下停泊在安静的海甸溪上……
清末民初海口城区布局图上的三亚街(右上角黄色位置),即通津坊。
午后两点,一阵清脆的瓷器敲击声打破了海口三亚街酷热下的寂静。三两小童从木门里探出脑袋,老人在躺椅上缓缓直起腰板,屋檐下懒卧的土狗也因此动了动耳朵。一戴草笠的担夫卸下担子,手里拿着一瓷碗和汤匙敲击,面带微笑似乎等待老友重逢的样子。不一会,担子旁便围满人,担夫则从担子的锅中舀出一碗一碗芝麻糊交与他们。三亚街顿时芝麻飘香,巷道也多了几分热闹。海口坊巷中长大的人可能都有相似的记忆,午睡醒后有吃一些在家门口叫卖的小甜品的习惯。
三亚街犹如一位慈祥的老者,守望着膝下的儿孙从幼年直到变老。那么,谁曾好奇她的前世今生?此“三亚”与琼南的三亚市并无关系,在地方话里读起来反而与“三艾”谐音。如此有趣的地名,现今当地老者也表示无法解读来由。但是现存风物似乎可以为三亚街道出些曾经的过往。
三亚街上临街店屋样式的民居。
古名“迈本”的滨海聚落
居住在三亚上庙旁边的吴坤富老人介绍,三亚街与街后的巷道一起俗称“三亚村”,在过去它还有个正式的名字叫“通津坊”,民国时期村里对外活动交流时还沿用“通津坊”这个名号。现今的三亚街分上下两街,民间通称“上庙”和“下庙”,原是以街上相继修建的两座关圣庙为分别的。而“通津坊”的得名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宋代在白沙津置渡通往徐闻沓磊驿,与大陆往来。而通津坊设渡口,作为海口浦与神应港往来的通道,所以称为“通津渡”,而后改称“通津坊”。三亚街长大的詹姓老街坊回忆,在和平桥未建好之前,还有渡船来往海甸岛。
从三亚上下两庙中的古碑得知,“上庙”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下庙”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两庙同奉关圣帝君为境主,故近年修葺一新的“下庙”也挂上了“关圣庙”的匾额,庙内也制作了多幅精美的关公事迹浮雕。乡野建庙也需要物质足够的条件,从清代三亚街一街建两庙的情况及建庙的芳名古碑,可得知此地在清初时已经是一个人口不少的杂姓聚落,并且发展迅速。然而据不少老市民回忆,三亚上庙后村曾经的土地庙才是通津坊最古老的庙宇,在上下两关圣庙创建之前就有。该土地庙被认为是海口老城区历史久远的商贸发祥地之一,为海口地区最有名气的土地庙。旧时不少海口城里的商民前来朝拜,祈求财运亨通。
三亚上文化室里一块乾隆四十二年(年)的“流芳奕祀”简短交代了该地地名的变更:“所城东通津坊前名迈本,近称三亚。”我们得知,“三亚”的称法大约是在清初才出现的,通津坊还有个更古老的名字叫“迈本”。“迈”、“美”在海口市的地名中经常出现,这两个字在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常常互用,且当地人都念作“mai”。通津坊东边的美舍河在当地的土话里就叫做“mai舍河”。学者宋长栋在《试从地名探讨海南岛“临高人”的源流》中指出“迈”、“美”都是临高话“mai”的汉语谐音译字。“mai”意为母亲、女性。莫祖禧在《“临高人”进居海南岛时代探讨》中认为,“mai”命名的地方应该是“临高人”在琼的曾经居住地。如此看来,通津坊更早的居民是临高语族群,后来迁琼闽人渐多,甚至通津坊无人再说临高话,但是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仍把古名刻于碑中铭记。地名的变迁,也体现出三亚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开发情况。
通津坊三亚上文化园地里古树参天。
“半村半郭”的宜居之地
现存于三亚上文化室里这块乾隆年间的“流芳奕祀”碑,不仅交代了通津坊名称的沿革,还给世人描绘出了两百多年前通津坊的地理环境。可惜碑文因雨水冲刷和人为破坏,大部分字迹残损。在可辨的文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领略古代通津坊的水乡风光。论及此碑的文学价值,当为海口老城区现存碑文之首。现将部分文字摘录如下:
“今夫乡祀,境主所以保障梓桒福垂庶类者也。所城东通津坊前名迈本,近称三亚,为海口一图与海门唇齿相辅北户而处,系半村半郭之区也。山峙其屛,水环其带,田畴绣错,画艇渔灯,互相掩映。埜处也,饶有水居之雉鸟,尔乃四面庐居,各抱地势而业……”
文中指出通津坊位于海口所城东郊。相传古代海口山内岭为海门东岬角,君尧岭为海门西岬角。通津坊刚好位于君尧岭大小上坡的北面,又属于海口的门户之地。碑文用一个“半村半郭”的成语形容通津坊当时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的居处,既有乡居的宁静与闲适,又紧邻城郭的繁华,可谓中庸也。依山傍水,田间景色像刺绣般绚丽多彩。鸟兽鱼虾各行其道,人类也一样安居乐业,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前。而曾经的“半村半郭”之地,现今早已融入高楼林立的海口主城区中。以山为屏的田园风光已经寻不到痕迹,唯有海甸溪与三亚街居民隔着长堤路相望。时代的脚步不曾停歇,所幸历史的脉搏依然跳动,如同三亚上庙院子里面百年古树郁郁参天,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一方驻足之地。
三亚上文化室里面保存乾隆年间“芳流奕祀”碑。
手工作坊林立的富庶之地
在没有填海扩长堤路以前,三亚街与海甸岛隔着很宽的水道,也就是现在的海甸溪。当时,靠近三亚街的河水叫做三亚河,那是旧时通津坊父老们的母亲河。河水清澈见底,海水涨潮时水质偏咸,退潮时可以饮用。原来戏台后的空地就是街坊们洗衣服和打水的聚集地。靠水的聚落都有水一般的灵气,生活也相对滋润。
据街坊介绍,通津坊虽靠海而居,但一直以来鲜有出海打渔的船户。讨海靠天吃饭,身家性命全系在一叶扁舟上,不是逼不得已不为之。通津坊因为地理环境优越,加上地处交通便利,在历史上手工作坊林立,是相对比较富庶的地方。当地老人回忆,没有填海扩长堤路前,海甸溪的水清澈见底,大量的珊瑚生长在浅水中。珊瑚石珊瑚树烧制的石灰是旧时建筑的必备材料,因此该地的烧灰行业应运而生,解放前有六家烧灰的作坊,为当时海口一带的土木建设提供材料。同时通津坊还有过木材加工业,现在三亚社区周围的密集木工店也是行业聚集相应的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粉的制作至今还是三亚街一张特殊的名片,成为海口市海南粉制作“非遗”工艺的摇篮。以至于坊间有传,海口市区的海南粉有一半出自三亚街。据说当地最早制作海南粉的是吴姓与何姓等三个家族,机器化制作不普及的年代,海南粉的制作工序繁琐,耗时较长且产量不大,在三亚街可以见到家家户户舂米忙的场景。如今三亚街还有人家留着因常年做粉舂米而把底舂漏洞的石舂,缅怀祖辈创业的勤恳与艰辛。如今机器加工代替了大量的手工程序,很多家庭作坊难以维持,村里仅剩几家规模较大的在经营。三亚上庙戏台边吴乾森一家的海南粉作坊已经是传承多代的百年老作坊,在海口远近闻名。下街的吴坤佩多年着力于改进工艺和品质,还被评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行走在三亚街上,也许你无法想象出这块地方曾经是古代海口的门户之地,甚至可能是很多老居民传说中的古代海口商贸发祥地之一。但在现代小洋楼与明清瓦厝参半的街景中,你会发现有不少异于琼北传统民居的房子:房子临街的那边皆为门板,把门开完了便可像铺面一样迎接来客。这就是街边店屋的样式,其特殊的格局跟古旧的外观耐人寻味,是否可以透露出些许历史的过往?通津坊如同一位蒙着面纱的低调老者,更多的传奇有待挖掘与解读。
原标题:寻迹通津坊:海甸溪边的古渡口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年5月23日海南周刊,见刊略有删减。)
海南日报新媒体、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联合策划
文/图:郑翔鹏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张毅
原标题:《慢读丨海口有个“三亚街”,它跟三亚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