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时候我有幸认识了西北大学的一群大学生,他们来商南做教育上的调研项目。我那时刚好有一辆面包车,没啥事情就停在街上等等生意,他们刚好找车,问了好几个司机都没谈成,最后碰到了我,我很喜欢和年轻的有文化的大学生打交道,一谈就成。这样我就成了他们调研小组的运输队长,负责他们来来往往的调研接送。
他们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彬彬有礼,做事非常严谨,非常有团队意识。干啥事很有规矩,思路清晰地令我耳目一新。而且对他们自己的工作生活垃圾一直收集的干干净净统一丢到县城的垃圾箱里。对人客气、和软、关爱而温馨。与他们在一起共事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那时就以为他们就是中国当代大学生最积极美好的文化形象。说实话,我是很喜欢他们的。从那时起我甚至有些尊崇西北大学了,他们培养了这么好的一群大学生。国家的未来定会无限灿烂。
年春天的时候,我接到他们打来的电话,是他们小组长杨矗打来的,说他们今年在商南要开展一项新的调研项目,要租用我的车,我欣然应允。杨矗也来了,他们一行六人,刚好满员,我每天拉着他们,在春天的乡村田野穿行,近的时候就回县城,到远的乡镇,我们就住乡下,吃住在一起,快乐而美好。那时杨矗带队,他那时已是博士了,到乡镇调研,下面的干部很是尊重他们,也许是大学生刚开始从象牙塔走进农村调研吧,下面的老百姓都很新奇,很神秘的样子。开展的是婴幼儿的调研项目,分成了对照组与干扰组,调查问卷,陪孩子玩游戏,做贝利测试,做格林菲斯测试。采集指尖血,检测血红蛋白。分发营养包,一个流程走下来一个小孩子他们要辛苦工作三四个小时。进行着科学数据的采集工作,万分辛苦。可他们对这项工作那么充满激情,那么敬业,那么热爱,连我也受到了很大的感染。一年以后,营养包已经在全县铺开了,适龄的幼儿实现了全覆盖,这对于幼儿是多么好的营养元素保障的福音啊。
我女儿那时上小学六年级,他们问了学习情况,有时在县城就餐时,他们会让我喊来女儿,说“你喊你女儿来吧,我们一起鼓励她,给他树立榜样的力量……”。女儿的学习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进入优等生的,从和他们几次在一起简单地交流以后便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了。如今女儿早已进入了大学,想必是他们那时的榜样力量在唤醒着她吧。
杨矗博士下来几次之后就毕业工作了,带队的组长变成了他们的小组成员朱尚,那时的项目就改成叫养育未来项目,项目是史耀疆教授的,因为史教授到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教育研究所,后面下来调研的学生便是陕西师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了。因为我和他们开始的初识到愉快的相处,所以他们一到商南来调研便会给我打电话联系。我也有幸成了养育未来项目的深入参与者。留下了许多愉快而美好的青春记忆。那青春的美好故事就像春天的花香一样给了我许多快乐而新奇的体验。每每想起他们,一个个青春的亮丽面庞便在我的心头浮现。我好似也年轻了起来了。
朱尚之后的小组长便是韩玉贤了,这个河北的姑娘特别精神,对人也特别的好。后来的小组长有孔秀梅、崔艺、李亮亮、刘学样、张群、上官佳敏、刘日高。还有几位已经记不住名字了。现在仍留有